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快速解題法
2013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的筆試時間將于3月16日舉行,在接下來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里,考生需抓緊準備復習計劃。本次浙江公務員考試不指定教材,考生如需參考資料,請到公務員教材中心選購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復習教材。
定義判斷這一題型是判斷推理模塊四大題型之一,在歷年的國考及省考中是逢考必出的一種題型,題目數量一般是10道題。題目的出題方式為:每道題先給出定義,然后列出四種情況,要求考生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定義判斷雖然題目不難,但是正確率普遍不高,主要是定義的題目越來越長了,考生做題時沒有心思把題讀完,看選項的時候前面讀的東西忘的也就差不多了,因此時間浪費了還沒有抓住關鍵的信息。
定義判斷指的是,先給應試者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出一組事件或行為的例子,要求應試者根據題干中給出的定義,從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很多考生在做這類題型時容易鉆牛角尖,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專家建議考生,只要掌握了定義判斷的題型和解題方法,就沒什么難的了。
一、專業詞語通常不是定義關鍵詞
由于定義判斷題型的出題范圍較廣,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多,定義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相關領域的專業術語,這類詞語通常不是重點考察的內容,廣大考生的專業不盡相同,而專業術語并不是考察目的,同時出題人很大可能并不屬于相應的專業人士,所以考生對于專業術語不用過于糾結,更多的關注一些其他可能的關鍵字。
例題1:偶然防衛是指在客觀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將對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進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觀上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對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觀上起到了人身防衛的效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不屬于偶然防衛的一項是( )
A.甲正準備槍殺乙時,丙在后面對甲先開了一槍,將其打死。而丙在開槍時并不知道甲正準備殺乙,純粹是出于報復泄憤的目的殺甲,結果是保護了乙的生命。
B.甲與乙積怨很深,某日發生沖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槍打算去殺乙,兩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開槍殺死了乙,但開槍時不知乙的右手抓住口袋中的手槍正準備對其射擊。
C.甲身穿警服帶著電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賭”,甲抓住乙搜身時,乙將甲打傷后逃離,甲未能得手。
D.甲與乙醉酒后發生激烈沖突,兩人相互廝打至馬路上,正當甲要撿起路邊磚頭擊打乙時,圍觀人群中有人喊”警察來啦”,甲受驚嚇不慎跌落路邊河溝溺水身亡,乙安全無事。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D 解析:定義較長,涉及到的內容多為法律術語,例如“被害人”“被告人”“主觀上”“客觀上”等,容易迷惑考生,其實這個題目相當簡單,關鍵字很明顯為目的狀語所在的語句,“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對被害人使用了武力”,選項D中既無目的,也無武力,明顯不符合定義,直接選出答案。
二、通過關鍵詞把握重點信息
抓關鍵詞法指的是通過鎖定題目中的一些指向性的(主體、客體、行為等)關鍵詞來把握定義的重點信息,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接下來先介紹第一種關鍵詞--主體,主體即動作的發出者。題目中主體出現后先瀏覽一遍選項看主體是否都符合,如何主體對不上,后面再說什么都不能滿足該定義。結合例題進行詳細闡述。
例題2:立體農業是指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稈與矮稈、富光與耐蔭、早熟與晚熟、深根與淺根、豆科與禾本科,利用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的時空差,合理地實行科學的間種、套種、混種、輪種等配套種植,形成多種作物、多層次、多時序的立體交叉種植結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立體農業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種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魚塘不但養魚,還種植了很多蓮藕
C.丙在南方某地區承包了十畝稻田,特意引種了高產的水稻新品種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種植了大量蘋果樹,并在山上養殖了大量蜜蜂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A 解析:解題的關鍵在于“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其主體是農作物復合群體,A選項玉米和大豆是農作物復合群體,B選項魚不是農作物,D中蜜蜂也不是農作物,C選項都是稻田,沒有體現農作物復合群體。所以選擇A選項。
三、無關信息盡量不讀
題目中有些定義本身較短,但是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所以出題的時候往往題干中除了定義本身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信息來解釋定義,這樣的題目,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只讀定義本身,判斷即可。
例題3:立體農業是指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稈與矮稈、富光與耐蔭、早熟與晚熟、深根與淺根、豆科與禾本科,利用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的時空差,合理地實行科學的間種、套種、混種、輪種等配套種植,形成多種作物、多層次、多時序的立體交叉種植結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立體農業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種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魚塘不但養魚,還種植了很多蓮藕
C.丙在南方某地區承包了十畝稻田,特意引種了高產的水稻新品種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種植了大量蘋果樹,并在山上養殖了大量蜜蜂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干較長,其中只有第一句話說的是定義,其他的即為無用信息,直接忽略。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定義的主體,農作物復合群體,選項B、D均涉及了動物,故排除;選項C指出的并非復合群體,所以直接選項A選項。
四、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快速做題
如果定義涉及的內容是考生所掌握的,通常情況下,定義是不會違背日常生活以及專業的定義,可以利用快速準確做題,當然如果相違背,必須以題干中給出的內容為標準。
例題4:妄想,指一種病態的信念,盡管不符合事實,但仍堅信不移。
下列屬于妄想的是( )。
A.盡管實驗失敗了5次,但他想,要是實驗條件再做些改變也許就能成功。
B.盡管許多醫院的專家都診斷他無病,但他還是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癥,反復就醫,并認為那些醫生不負責任,有意害自己。
C.盡管他的妻子已去世多年,但他眼前還經常浮現出妻子的音容笑貌。
D.如果學習認真點,他想他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B 解析:選項B中涉及到的內容是生活中典型的疑病妄想癥,如果考生知道此常識內容,可以直接選項B選項。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通過以上快速解答定義判斷習題法的講解,相信對廣大考生復習有所幫助。希望考生日后多加練習,技巧和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快速有效之解題的目標。本站祝廣大考生在此次省考中一舉成“公”!
推薦閱讀:
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數字推理特殊解題法
相關文章
定義判斷這一題型是判斷推理模塊四大題型之一,在歷年的國考及省考中是逢考必出的一種題型,題目數量一般是10道題。題目的出題方式為:每道題先給出定義,然后列出四種情況,要求考生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定義判斷雖然題目不難,但是正確率普遍不高,主要是定義的題目越來越長了,考生做題時沒有心思把題讀完,看選項的時候前面讀的東西忘的也就差不多了,因此時間浪費了還沒有抓住關鍵的信息。
定義判斷指的是,先給應試者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再給出一組事件或行為的例子,要求應試者根據題干中給出的定義,從備選項中選出一個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很多考生在做這類題型時容易鉆牛角尖,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專家建議考生,只要掌握了定義判斷的題型和解題方法,就沒什么難的了。
一、專業詞語通常不是定義關鍵詞
由于定義判斷題型的出題范圍較廣,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多,定義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相關領域的專業術語,這類詞語通常不是重點考察的內容,廣大考生的專業不盡相同,而專業術語并不是考察目的,同時出題人很大可能并不屬于相應的專業人士,所以考生對于專業術語不用過于糾結,更多的關注一些其他可能的關鍵字。
例題1:偶然防衛是指在客觀上被害人正在或即將對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進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觀上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對被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觀上起到了人身防衛的效果。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行為不屬于偶然防衛的一項是( )
A.甲正準備槍殺乙時,丙在后面對甲先開了一槍,將其打死。而丙在開槍時并不知道甲正準備殺乙,純粹是出于報復泄憤的目的殺甲,結果是保護了乙的生命。
B.甲與乙積怨很深,某日發生沖突后,甲回家拿了手槍打算去殺乙,兩人在路上正好碰上,甲先開槍殺死了乙,但開槍時不知乙的右手抓住口袋中的手槍正準備對其射擊。
C.甲身穿警服帶著電警棍,冒充警察去”抓賭”,甲抓住乙搜身時,乙將甲打傷后逃離,甲未能得手。
D.甲與乙醉酒后發生激烈沖突,兩人相互廝打至馬路上,正當甲要撿起路邊磚頭擊打乙時,圍觀人群中有人喊”警察來啦”,甲受驚嚇不慎跌落路邊河溝溺水身亡,乙安全無事。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D 解析:定義較長,涉及到的內容多為法律術語,例如“被害人”“被告人”“主觀上”“客觀上”等,容易迷惑考生,其實這個題目相當簡單,關鍵字很明顯為目的狀語所在的語句,“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對被害人使用了武力”,選項D中既無目的,也無武力,明顯不符合定義,直接選出答案。
二、通過關鍵詞把握重點信息
抓關鍵詞法指的是通過鎖定題目中的一些指向性的(主體、客體、行為等)關鍵詞來把握定義的重點信息,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接下來先介紹第一種關鍵詞--主體,主體即動作的發出者。題目中主體出現后先瀏覽一遍選項看主體是否都符合,如何主體對不上,后面再說什么都不能滿足該定義。結合例題進行詳細闡述。
例題2:立體農業是指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稈與矮稈、富光與耐蔭、早熟與晚熟、深根與淺根、豆科與禾本科,利用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的時空差,合理地實行科學的間種、套種、混種、輪種等配套種植,形成多種作物、多層次、多時序的立體交叉種植結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立體農業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種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魚塘不但養魚,還種植了很多蓮藕
C.丙在南方某地區承包了十畝稻田,特意引種了高產的水稻新品種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種植了大量蘋果樹,并在山上養殖了大量蜜蜂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A 解析:解題的關鍵在于“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其主體是農作物復合群體,A選項玉米和大豆是農作物復合群體,B選項魚不是農作物,D中蜜蜂也不是農作物,C選項都是稻田,沒有體現農作物復合群體。所以選擇A選項。
三、無關信息盡量不讀
題目中有些定義本身較短,但是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所以出題的時候往往題干中除了定義本身還會出現一些其他的信息來解釋定義,這樣的題目,為了節約時間,我們只讀定義本身,判斷即可。
例題3:立體農業是指農作物復合群體在時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稈與矮稈、富光與耐蔭、早熟與晚熟、深根與淺根、豆科與禾本科,利用它們在生長過程中的時空差,合理地實行科學的間種、套種、混種、輪種等配套種植,形成多種作物、多層次、多時序的立體交叉種植結構。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立體農業的是( )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種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魚塘不但養魚,還種植了很多蓮藕
C.丙在南方某地區承包了十畝稻田,特意引種了高產的水稻新品種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種植了大量蘋果樹,并在山上養殖了大量蜜蜂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A 解析:題干較長,其中只有第一句話說的是定義,其他的即為無用信息,直接忽略。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定義的主體,農作物復合群體,選項B、D均涉及了動物,故排除;選項C指出的并非復合群體,所以直接選項A選項。
四、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快速做題
如果定義涉及的內容是考生所掌握的,通常情況下,定義是不會違背日常生活以及專業的定義,可以利用快速準確做題,當然如果相違背,必須以題干中給出的內容為標準。
例題4:妄想,指一種病態的信念,盡管不符合事實,但仍堅信不移。
下列屬于妄想的是( )。
A.盡管實驗失敗了5次,但他想,要是實驗條件再做些改變也許就能成功。
B.盡管許多醫院的專家都診斷他無病,但他還是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癥,反復就醫,并認為那些醫生不負責任,有意害自己。
C.盡管他的妻子已去世多年,但他眼前還經常浮現出妻子的音容笑貌。
D.如果學習認真點,他想他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答案】B 解析:選項B中涉及到的內容是生活中典型的疑病妄想癥,如果考生知道此常識內容,可以直接選項B選項。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醒考生在最后的復習階段一定不能掉以輕心,通過以上快速解答定義判斷習題法的講解,相信對廣大考生復習有所幫助。希望考生日后多加練習,技巧和實踐相結合才能達到快速有效之解題的目標。本站祝廣大考生在此次省考中一舉成“公”!
推薦閱讀:
2013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數字推理特殊解題法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