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題解答技巧
公務員考試對于考生語言文字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通過言語理解與表達這種題型來實現。該題型的基本構成是給出一段文字資料或者一篇文章,然后根據所給材料設置一定的問題,內容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正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正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等,要求考生具有相對較強的言語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扎實的語法功底和文字處理能力。因此,考生復習時可結合201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備考,同時,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特總結出言語理解題的解題技巧,供考生參考。
一、語素分析法
詞由語素構成,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構成的詞,詞義和語素義之間必然會有一定的聯系。近義性詞語之所以意義相近,絕大多數是因為具有相同的語素,而之所以有差異,各有側重,則是因為除相同語素外,還有不同的語素。因此,運用語素分析法辨析近義詞的關鍵是“去同存異”,即舍棄掉它們相同的語素,再對它們的相異語素進行組詞以辨析詞義的差別,并遵循代入語境的原則。
【例題1】:某市公開選拔了一批黨政領導干部,從年齡結構上看,( )的這批干部普遍年輕;從( )上看,他們的教育背景普遍較好;至于他們是否具有( )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
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履職 履新 履歷
B.履職 履歷 履新
C.履新 履職 履歷
D.履新 履歷 履職
【解析】去同存異。(1)相異語素組詞。選項三個詞語的相同語素是“履”,相異語素是“新”、“歷”、“職”。“新”,新任,“履新”側重新任就職;“歷”,經歷,由此推知“履歷”意為個人經歷的說明。“職”,職責,“履職”側重“履行職責”。(2)代入語境。由前句可知,這批領導干部是才就職的,故第一空應填“履新”,教育背景當然只能從“履歷”上看出來,能力和水平就要進一步通過“履職”表現出來。故本題答案為D。
二、主體排除法
所謂主體排除法,就是整個文段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我們把這個話題叫做文段的主體詞語,或者文段的重點句,主題句圍繞一個主體詞語展開,那我們可以確定正確選項也會圍繞這個主題詞展開,這樣大家閱讀完文段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快速排除干擾選項,選擇正確選項。接下來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通過幾個例子來幫助大家進一步鞏固這個技巧,希望考生下去多多練習。
【例題2】如果沒有閃電,人類將失去一位勤勞的“清潔工”,雷電交作時,大氣中的部分氧氣被激發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線,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線過量照射的危害。閃電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又可殺死大氣中90%以上的細菌和微生物,從而使空氣變得更加純凈且清新宜人。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 )。
A.閃電的形成機制
B.宇宙射線對人類的危害
C.臭氧對人類的貢獻
D.閃電對地球的保護作用
【解析】通過閱讀文段,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并列結構,第一句是在介紹閃電而不是介紹臭氧,第二句也是在介紹閃電而不是高溫,所以綜合整個文段是在介紹閃電這個主題詞,也就是說閃電是文段的主體詞語,那么正確選項也要圍繞這個主體詞展開,所以可以快速排除B和C項,再看A和D項,文段是在介紹閃電對地球的好處而不是閃電是如何形成的,所以選擇D。
三、對應分析法
對應分析法包括正對應分析法和逆對應分析法。正對應:包括概括關系、解釋關系、順承關系三種表現形式;逆對應:包括反義關系和背離關系兩種表現形式。
【例題3】知識,不是靜止的,知識人總是與他的時代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看似( )的書齋生活的背后,精神世界的豐富圖景卻使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圖成為( )。依次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平淡 空談
B.普通 泡影
C.雷同 徒勞
D.相同 可能
【解析】本題答案選C。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與“一言以蔽之”是正對應關系。“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話來概括,與“豐富”相反,強調了相同和一致性,故排除A、B。既然“豐富”,就不可能“一言以蔽之”,故第二空排除“可能”,答案為C。
四、關鍵信息識別法
“關鍵”信息主要有以下三大類:關鍵詞、關鍵句和關鍵暗示信息。關鍵詞:包括高頻詞(用來確定文段論述主題、重點)、表示某一特定含義的概念(用來確定文段落腳點)、提示文段重點或結構的詞(用來指示重點、區分層次)。關鍵句:包括首句(總分結構)、尾句(分總結構)、承啟句。關鍵暗示信息:包括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對比等)、標點符號(引號、冒號、問號、破折號)和數字信息等。
【例題4】對一項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數字的大小,任何數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評議及對該工作科學意義的具體分析和歷史檢驗。然而,不好的評價指標有可能誤導評審人員,導致錯誤的結果;而好的評價指標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使相應的評審更加客觀和公正。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對科學工作的評價( )。
A.應該是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的統一
B.關鍵在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C.不應以數字結論作為主要參考依據
D.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實現公正
【解析】本題答案選B。文段首先指出對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數字的大小,然后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評價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由此可知,文段強調的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201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選詞填空解題技巧
相關文章
一、語素分析法
詞由語素構成,因此無論以何種方式構成的詞,詞義和語素義之間必然會有一定的聯系。近義性詞語之所以意義相近,絕大多數是因為具有相同的語素,而之所以有差異,各有側重,則是因為除相同語素外,還有不同的語素。因此,運用語素分析法辨析近義詞的關鍵是“去同存異”,即舍棄掉它們相同的語素,再對它們的相異語素進行組詞以辨析詞義的差別,并遵循代入語境的原則。
【例題1】:某市公開選拔了一批黨政領導干部,從年齡結構上看,( )的這批干部普遍年輕;從( )上看,他們的教育背景普遍較好;至于他們是否具有( )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
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履職 履新 履歷
B.履職 履歷 履新
C.履新 履職 履歷
D.履新 履歷 履職
【解析】去同存異。(1)相異語素組詞。選項三個詞語的相同語素是“履”,相異語素是“新”、“歷”、“職”。“新”,新任,“履新”側重新任就職;“歷”,經歷,由此推知“履歷”意為個人經歷的說明。“職”,職責,“履職”側重“履行職責”。(2)代入語境。由前句可知,這批領導干部是才就職的,故第一空應填“履新”,教育背景當然只能從“履歷”上看出來,能力和水平就要進一步通過“履職”表現出來。故本題答案為D。
二、主體排除法
所謂主體排除法,就是整個文段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我們把這個話題叫做文段的主體詞語,或者文段的重點句,主題句圍繞一個主體詞語展開,那我們可以確定正確選項也會圍繞這個主題詞展開,這樣大家閱讀完文段可以根據這個規律快速排除干擾選項,選擇正確選項。接下來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通過幾個例子來幫助大家進一步鞏固這個技巧,希望考生下去多多練習。
【例題2】如果沒有閃電,人類將失去一位勤勞的“清潔工”,雷電交作時,大氣中的部分氧氣被激發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線,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線過量照射的危害。閃電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又可殺死大氣中90%以上的細菌和微生物,從而使空氣變得更加純凈且清新宜人。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 )。
A.閃電的形成機制
B.宇宙射線對人類的危害
C.臭氧對人類的貢獻
D.閃電對地球的保護作用
【解析】通過閱讀文段,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并列結構,第一句是在介紹閃電而不是介紹臭氧,第二句也是在介紹閃電而不是高溫,所以綜合整個文段是在介紹閃電這個主題詞,也就是說閃電是文段的主體詞語,那么正確選項也要圍繞這個主體詞展開,所以可以快速排除B和C項,再看A和D項,文段是在介紹閃電對地球的好處而不是閃電是如何形成的,所以選擇D。
三、對應分析法
對應分析法包括正對應分析法和逆對應分析法。正對應:包括概括關系、解釋關系、順承關系三種表現形式;逆對應:包括反義關系和背離關系兩種表現形式。
【例題3】知識,不是靜止的,知識人總是與他的時代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看似( )的書齋生活的背后,精神世界的豐富圖景卻使任何“一言以蔽之”的企圖成為( )。依次填入括號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平淡 空談
B.普通 泡影
C.雷同 徒勞
D.相同 可能
【解析】本題答案選C。分析句意可知,第一空與“一言以蔽之”是正對應關系。“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話來概括,與“豐富”相反,強調了相同和一致性,故排除A、B。既然“豐富”,就不可能“一言以蔽之”,故第二空排除“可能”,答案為C。
四、關鍵信息識別法
“關鍵”信息主要有以下三大類:關鍵詞、關鍵句和關鍵暗示信息。關鍵詞:包括高頻詞(用來確定文段論述主題、重點)、表示某一特定含義的概念(用來確定文段落腳點)、提示文段重點或結構的詞(用來指示重點、區分層次)。關鍵句:包括首句(總分結構)、尾句(分總結構)、承啟句。關鍵暗示信息:包括修辭手法(比喻、排比、擬人、對比等)、標點符號(引號、冒號、問號、破折號)和數字信息等。
【例題4】對一項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個數字的大小,任何數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評議及對該工作科學意義的具體分析和歷史檢驗。然而,不好的評價指標有可能誤導評審人員,導致錯誤的結果;而好的評價指標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使相應的評審更加客觀和公正。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對科學工作的評價( )。
A.應該是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的統一
B.關鍵在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C.不應以數字結論作為主要參考依據
D.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才能實現公正
【解析】本題答案選B。文段首先指出對科學工作的評價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數字的大小,然后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評價指標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由此可知,文段強調的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性。
推薦閱讀:
201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選詞填空解題技巧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