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半月談》第24期:用制度管住公務接待不正之風
半月談一直是考生最為關注的話題,浙江公務員考試網(ww.zjgwyw.org)將每期按時更新,還請考生注意查看。考生可結合2014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復習備考。為方便查看內容,可將本站添加收藏(Ctrl+D)。本期主題:
相關文章
用制度管住公務接待不正之風
從“八項規定”到反“四風”,從治理“舌尖上的浪費”到進一步規范公務接待行為,一年來,隨著黨中央和國務院一系列舉措的出臺,令群眾深惡痛絕的公務接待浪費現象大為改觀,為民、務實、清廉之風勁吹,其治理之功、除弊之效,人所共見。
最難治理的歪風被有效遏制,其中可總結的經驗很多,但最重要的經驗和啟示是:建章立制,強化執行。
回首一年來的整治工作,密集出臺的各項規定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拉開了新一輪作風建設的序幕。
此后,黨中央和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規定。從《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到《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再到《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對公務接待浪費和“四風”頑疾開出藥方。
這些規章條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問題出發,要求具體明確,操作性強。比如近期公布的“新版”《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與2006年的“舊版”相比,內容有大范圍、大幅度修改和增加,其中,15條為全新內容,7條進行了大幅修改;各項要求和標準更加細化。新規定共提出38項禁令,包括11項“禁止”事項和27項“不得”要求。
文不在多,貴在實。這些規定沒有原則宣告和空話,內容非常實在,讓人有可以遵從的具體標準,執行時也就更好把握。
法不在嚴,貴在執行。再好的規章制度沒有執行也無濟于事。在這一點上,中央領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帶頭示范作用。
“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一年來,中央領導同志帶頭垂范,以身作則,在公務活動中吃工作餐、不清場封路、不組織迎送活動等,展現了親民為民、節儉務實的優良作風,為各級領導干部和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了表率。如今各級領導干部出行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已漸成風氣。
沒有問責,不設高壓線,再好的制度和標準也難奏效。今年,從中央到地方,加大了對違反規定人員的問責力度。中紀委監察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到10月底,各地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共計17380件,共處理19896人, 4675人被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嚴格的問責,讓制度剛性并有力量,對敬畏制度、遵從制度產生了有效引導作用。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為公務接待改革成績欣喜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公務接待不正之風是長期積累的陋習,一朝廓清并非易事。一年來,頂風而為者有之,轉入地下者有之。一些地方和單位搞變通,將內部食堂裝修成豪華接待場所,在偏僻之處建立隱蔽的會所,繼續套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為路徑,有的甚至仍抱著治理一陣風、風頭一過卷土重來的幻想。由此看來,杜絕公務接待不正之風,我們必須繼續加強制度建設,常抓不懈。
徹底鏟除公務接待不正之風,需進一步規范被接待對象的“話語權”。一些地方官員相信“接待就是硬道理”,說到底,是因為一些被接待對象在分配資源等方面擁有太多的“話語權”。只有真正按照中央要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對公務接待不正之風才能釜底抽薪,治標更治本。
徹底鏟除公務接待不正之風,需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管住公務接待的資金來源至關重要。國內外的實踐告訴我們,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越具體明確,越嚴格精細,公款隨意支配的空間就越小。具體來說要做到“四嚴”:嚴格控制支出預算、嚴格限定接待對象、嚴格設定接待標準、嚴格落實審批制度,實現合理接待。
徹底鏟除公務接待不正之風,需進一步推行信息公開制度。實行陽光接待是治理接待腐敗的良方。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公務接待支出都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新出臺的接待規定,要求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公務接待管理部門應當會同財政部門按年度組織公開本級國內公務接待制度規定、標準、經費支出、接待場所、接待項目等有關情況,接受社會監督。這已經開了一個好頭,下一步各地必須將其真正落到實處。
徹底鏟除公務接待不正之風,監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要建立長效監督機制,讓違規者無處逃遁。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