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益不是醫生和藥企的天職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益不是醫生和藥企的天職。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益不是醫生和藥企的天職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不僅要尊重醫療的市場屬性,更需要政府參與市場,針對藥物, 國家可以進行定點定量生產,統購統銷,或者建立特殊藥品儲備;針對兒科醫生,可以通過補貼的方式,快速吸引年輕醫學人才加入,補足隊伍缺口以扶助公益。
近期,一篇各大城市醫院兒科癱瘓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文章稱,北京、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紛紛因兒科醫生緊缺而被迫暫停兒科急診。雖然具體細節尚待推敲,但每個有孩子的家庭對此早有同感,各地兒童醫院的人滿為患向來不是新聞,特別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
《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在中國每年增加約8萬名醫生的情況下,全國兒科醫生的數量,自新醫改推動五年來,卻凈減少5000 人。全國平均每千名兒童只擁有0.43名兒科醫生,相比起發達國家1名兒科醫生服務1000名兒童的標準,中國兒科醫患配比嚴重不足,“全面二孩” 政策實施,全國兒童數量預計將以每年逾百萬的數量級增長,兒科醫生少的問題還會加劇。
中國兒科醫生緊缺由來已久,一個重要原因是:兒科用藥少、檢查少、手術少,在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機制下,兒科醫生的收入過低,而且,兒科急診量大,兒童哭鬧不止,家長情緒波動,加重了兒科醫生的工作量和風險度,很多醫院為此取消兒科,剩下來的病孩子,只好擠進本就為數不多的兒童醫院。
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便宜的救命藥上。價格便宜的救命藥頻頻告罄,或者是藥品一降價就消失的問題屢有發生,原因很簡單,藥廠不會為生產便宜藥而長期虧本,藥企要生存,無利可圖自然要選擇停產。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責怪醫生或者藥企,罔顧公共利益與責任。醫生和藥企,救死扶傷確是其職責所在,但公益并非其天職。
醫療和藥品都需要遵循市場規律,醫生為生存,尋求高收益和低風險,藥企作為企業追逐利潤,都無可厚非,如果要求醫生和藥企無利可圖地堅守道義,這種堅守也是不可能持久的,最終會在生存競爭、市場競爭中落敗,一旦落敗,缺醫少藥只會來得更徹底。
因此,如果要從根本上保證病患的利益,不僅要尊重醫療的市場屬性,更需要政府參與市場,針對藥物, 國家可以進行定點定量生產,統購統銷,或者建立特殊藥品儲備;針對兒科醫生,可以通過補貼的方式,快速吸引年輕醫學人才加入,補足隊伍缺口以扶助公益。
“公益”中既然包含了“公”字,對任何人,任何職業的要求就都是均等的,本身就具備極大公益性的醫療體系,因此也就需要公眾的參與,具體說,就需要政府使用公眾的錢,去購買這份公眾的利益。如果僅僅是指望醫生和藥企,孤單地承擔“救死扶傷”的義務,本身就是背離市場規律。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