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注重精準幫扶與政策托底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注重精準幫扶與政策托底。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仔細研讀下文:2016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注重精準幫扶與政策托底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會議摘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干,提高扶貧質量。
社會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線。要更好發揮社會保障的社會穩定器作用,把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
解讀
在扶貧攻堅進入關鍵決戰時期的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保障改善民生突出了精準幫扶和政策托底。
俗話說“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經濟發展道理也是大同小異,如果只是一部分人享受到了經濟發展的成果,吃上“香餑餑”,而另一部分人卻在“餓肚子”,顯然不是小康社會,更不是經濟全面繁榮的內涵。經濟發展了,社會繁榮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這種成果就是要“與民共舞”,實現“全民狂歡”。
社會發展了,國家強大了,我們中國華族在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在悄然提升。我國發展之快,經濟實力之強,全世界矚目。正是因為此,我們更要做好每一項工作,尤其是在全面小康、全面脫貧上,打不得半點折扣、搞不得半點虛假。
當然,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我們國家強大了,也有能力和經濟實力來為貧困人口實行“政策托底”。而消除貧困,保障貧困人口吃得飽飯、穿得上衣,也是一級政府義不容辭的份內之事。“政策托底”既是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具體體現,也是政府重民生、一心為民的具體彰顯。這項工作做好了,不僅能彰顯我國經濟實力的強大,還能體現我黨執政理政的優越性。
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的,就應該為人民所用,為人民謀福利。而貧困人群就是人民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讓貧困者脫貧,客觀上就是在踐行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脫貧攻堅戰 成敗在于精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打好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加大資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實干,提高扶貧質量。脫貧攻堅成敗在于精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方略,也是現行標準下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擺脫貧困的根本保證。
[扶貧工作不要出現大躍進傾向]
2017年是換屆年,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急于將本來設定在2020年實現的減貧目標提前到2017年完成。這樣很容易造成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現象,或者導致減貧質量不高,難以真正脫貧。
為防止扶貧工作可能出現的大躍進傾向,建議各級政府正視新時期脫貧攻堅的困難性,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和措施,把目標分解到年度上,層層落實,有序推進。
“十三五”期間我國脫貧攻堅的目標不僅是收入問題,還包括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保障和發展指標,地方各級政府應根據這個目標設定綜合的、多維度的貧困測量指標體系和脫貧標準,這個標準應向社會公開發布,接受監督,杜絕虛假脫貧。
[采用多維貧困標準識別貧困戶]
扶持對象精準。目前,全國主要是通過建檔立卡的方式來識別貧困人口。識別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精確統計農戶的收入很困難。今后對扶持對象的識別和動態調整過程中,需要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改進識別標準和識別方式。放棄單一的收入標準而采用多維貧困的標準來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避免國家制定的標準與基層采用的標準完全脫節。在基層民主評議中需要更加重視收入和消費因素,用嚴格的否決性指標如財政供養人口、有商品房家庭等排除掉不合格的人群。
資金使用精準。對貧困戶情況更了解和負責實施精準扶貧的地方政府,必須給予其在資金使用上的自主權,以保證地方政府確定的到戶扶持項目有資金支持。目前80%的專項扶貧資金的管理權已經下放到縣一級,但其它行業部門的資金管理方式變化不大,需要進一步下放資金管理權,才可能做到扶貧資金在縣一級的整合,提高資金使用的針對性和效果。
措施到戶精準。以往的扶貧經驗表明,很多扶貧項目和投資缺乏有效的到戶機制,減貧效率較差。地方政府要重點探索和建立貧困戶受益機制。資產收益扶貧不以勞動能力、特別是獨立的生產經營能力為實施條件,失能和弱能貧困戶即使不參與項目的經營管理也能直接和間接受益,這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現有扶貧措施的不足,能顯著提高扶貧到戶的效率。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