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該向“讀書冠軍”學什么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該向“讀書冠軍”學什么。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該向“讀書冠軍”學什么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6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背景鏈接
連續3年,每年都看了六七百本書,這是種什么樣的體驗?近日,武漢大學圖書館發布2015年度閱讀報告,該校法學院大四學生王悅,以653冊圖書的年借閱量獲學校“讀書冠軍”。這是王悅第三次獲此頭銜。
近年來,許多高校圖書館都會發布年度閱讀報告。我所在的華中師范大學,大三學生李悅憑借464本圖書的借閱量成為“讀書冠軍”。這些“讀書冠軍”在吸引公眾注意力的同時,也不可避免會遭受質疑——每年借閱這么多圖書,看得過來嗎?其實,“讀書冠軍”是有些書精讀,有些書泛讀,同時又對社交網絡保持了距離,將大量時間用在閱讀上。
誠然,和其他人群相比,在校大學生有諸多閱讀便利。然而,這些“閱讀冠軍”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在于將閱讀當成一個快樂式參與和守望精神家園的過程。當下國人閱讀狀況不佳固然有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以及公共圖書館缺失、圖書價格高等客觀因素,也與浮躁、喧囂等不良的社會心態密不可分。
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和關系社會,許多人被嵌入形形色色的社會網絡中。人脈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本,需要花不少時間與精力去維護和經營;而在互聯網建構的“第三空間”,許多人也患上了“網絡依賴癥”“手機依賴癥”,“低頭族”隨處可見。當效率優先、發展至上的工具理性浸入肌理,不可避免地帶來思考的惰性化和閱讀的快餐化。
刪除社交網絡賬號回歸自我的“網紅”埃森娜·奧尼爾認為,“人們交談、分享和給予,不是因為你好看,而是因為你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或創造了什么”。雖然我們沒有必要在閱讀數量上追捧、趕超“讀書冠軍”,但我們卻可以像他們一樣,少刷微博、微信朋友圈,騰挪出更多時間,多讀幾本好書。“閱讀,讓生活從此不同”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生動的現實。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