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正司法,以契約精神夯實依法治國根基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正司法,以契約精神夯實依法治國根基。要想申論成績好,關注熱點不可少。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正司法,以契約精神夯實依法治國根基
8月25日,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發表了題為《信仰品質? 堅持創新和國際化助力企業持續發展》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潘剛表示:中國企業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就必須要遵循契約精神,打好誠信基礎。
還曾記得,7月23日15時許,延慶區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有限公司發生一起東北虎傷人事件,造成1死1傷。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一是趙某未遵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對園區相關管理人員和其他游客的警示未予理會,擅自下車,導致其被虎攻擊受傷;二是周某見女兒被虎拖走后,救女心切,未遵守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猛獸區嚴禁下車的規定,施救措施不當,導致其被虎攻擊死亡。
仔細剖析“7·23”東北虎致游客傷亡事故,可見其關鍵因素還在于當事人違背了契約,進而導致了嚴重的后果。事實上,契約作為一種平等主體之間的自由意志協定,它明確了當事人相互之間的權利義務,確定了有關人的社會關系,的確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已經無處不在。若從功能方面來說,則契約堪為國家法律的彌補和完善,體現了法治的民主化和自覺化,已經成為了社會關系和社會生活的調節器、穩定器。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要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依照憲法和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然推進法治同時必須尊重契約精神,畢竟無論是從現今法津產生還是從法律制定過程來看,法律都和契約有著密切聯系。甚至于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契約就沒有法律,契約是法律的基礎。
從含義上來講,契約精神產生于商品交易發達的社會,是指人們認真履行經過口頭或書面約定的事項的意識和行為。若從這一點來看,市場經濟無疑也是契約經濟,缺乏契約精神市場經濟也就難以健康發展。而市場經濟語境下契約精神要想發揮作用,也離不開法律的護航。畢竟法律可以為契約提供指導、指明方向、規定準則。有專家就明確指出,既然法律也具有契約化特征,則契約對締約人來說本身就意味著法律。
在“十二五”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還曾專門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毒V要》明確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法治建設離不開契約精神,然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契約精神在我國普遍缺乏,即使在國內商業化最早、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上海,也竟然有90.2%的市民認為,誠實守信在不同程度上會吃虧。
由此可見,只有公民和政府都按照法律、制度行事才能補齊契約精神短板,才能將依法治國步伐更好地向前推進。事實上,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市場經濟語境下,必須將傳統道德文化與現代法律體系相結合,讓契約精神深入公民內心。司法機關更應秉承公平正義原則,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如此誠信社會建設才能從夢想照進現實。
令人欣慰的是,司法公正一直在路上。最近的一例,就是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韓永文表示,要規范司法執法行為,全面推進司法公開,提升審判質效,讓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康為民也強調,要落實依法履職保護機制,全面、及時、如實記錄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情況,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情況,留存相關材料,做到全程留痕,有據可查。我們期待,公正司法能夠成為法治靈魂,以契約精神夯實依法治國根基。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