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家風拒腐”是一種為官硬道理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家風拒腐”是一種為官硬道理。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家風拒腐”是一種為官硬道理
“家風拒腐”是一種為官硬道理
近日,作家二月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家風好就意味著家教好。家教好的子弟,除了做人正派,也比較遵循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正規觀念,對家鄉、對人民、對國家都富有責任感。對于干部隊伍來說,在這種更強大的社會意識的支撐下,可以把我們自身的建設搞得更好,把我們的反腐工作搞得更加扎實。”
一席良言,字里行間都浸滿了“正能量”,好的家風如春風化雨,修德促廉、一身正氣。誠然,“家風拒腐”不只是實實在在的大道理,更是做人為官、清廉有為的硬道理,習近平同志多次倡導優良家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有時家風更像一道官員命運的“晴雨表”,齊家有闕則衍生腐敗,明紀修身則抱德煬和,諸如劉鐵男父子、李達球父子、郭永祥父子,接連被查無非還是家風不正、相互牽連,最終的違紀違法行為還得“自家人買單”。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管不住自己、縱容親屬,既想鉆“有福同享”的空子就必然要背負“有禍同當”的罪責。家風于為官之所以重要,恰恰在于“親情”二字之上,常常是包容、體貼、慈愛、關懷,但反過來看,這些溫暖的字眼一旦有了寄生頑疾,便成了一文不值、盡生貽害之舉,包容成為縱容、體貼成為隱瞞、慈愛成為溺愛、關懷成為狡辯,那些罪責當頭還為子女翻供者,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親情”;那些被妻子拉下水還無動于衷者,又何曾想到禍及家門,同是家風,揄揚正氣的“嚴”便是關愛,助長歪風的“寬”便是大害。
近年來,各級反腐倡廉無不將凝塑家風作為一項先驅工作,為官要治一域,必要先齊一家,讓手中的權力成為被人敬畏、厘清界限的高潔之物,而不是私自牟取、爭相享用的“利益蛋糕”。其實正如二月河所言,家教的利好之處,恰恰在于一種責任感,對家鄉、人民、國家的責任,正是這種極具信仰、堅如磐石的可貴精神,支撐起一個人去適應各種多變而浮躁的社會影響,抵抗誘惑、拒絕陷阱,做一個正直的人、清廉的官。如今,對于各類腐敗問題,既要從嚴肅的紀律方面下功夫,更要從思想德育上花大力氣,既要“治病”更要“救人”,學會這種硬道理,實踐這種硬道理,從自身出發繼而影響“身邊人”,類似“抱團式”腐敗、“家族式”腐敗才能越來越少、越除越干凈。
當然,“家風拒腐”并非只是一種提倡式的“理”,更是所有干部都應遵循的“典”。就在近兩年,不少官員都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力”被問責,其中有很多都是管不住家人所致,“修煉家風”倒更像是一堂廉政“必修課”,官場便是考場,卻沒有“重修”的機會,親屬借權生利的黑手被斬斷,從嚴從實的制度也越來越硬氣,擺在為官者面前的其實也就只有一條正路,沿途而走、清風拂面,與家人歷覽雅致,必有所終;抄近徇私、歪風染塵,與家人共陷囹圄,悔恨一生。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