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莫讓“專利買賣”損害高考公平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莫讓“專利買賣”損害高考公平。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莫讓“專利買賣”損害高考公平
莫讓“專利買賣”損害高考公平
【背景鏈接】
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即將拉開大幕。在往年自主招生中,不少高校都將獲發明專利或有發明成果列為自主招生報名資格的條件之一,而這一條件也催生出了一個“專利買賣”、“專利辦理”的市場。據解到,一些專利代理公司聲稱可提供專利申請和轉讓服務,以幫助考生獲得自主招生的“敲門磚”。專家表示,專利允許轉讓,也不會對被轉讓人的資格進行審查,但自主招生的高校應在這方面加強管理。
【標準表述】
[專利買賣盛行的原因]
審核環節不嚴。他人專利通過買賣最終變成學校招生資格,需要通過學校審核。而“專利買賣”“專利辦理”等的悄然出現,學生趨之若鶩,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環節存在一定疏漏。
轉讓者想從中轉讓中獲得回報。獲得專利,本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人們想從中獲得回報,一方面,可能因為專利本身要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需要時間。另一方面,也因為國內專利保護力度不足,很多專利很容易被他人抄襲,造成專利發明者的損失。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最大程度保護專利發明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一旦發現他人有侵權行為,專利發明者也要及時拿起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
“專利買賣”“專利辦理”等之所以能悄然盛行,還在于相應的處罰力度不夠。《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也就是說,如果是專利發明者自主轉讓,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即便其中有疑似違規行為出現,也很難界定,更不用談懲罰了。
社會誠信體建設不完善。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構建起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如果高校利用好這一體系,找出不誠信的學生,并將其失信行為公之于眾,讓學生因此受到諸如“檔案記錄在冊、升學困難”等處罰,學生也不會冒險去買專利。如果相關部門能利用好這一體系,一旦發現相關企業有違規買賣、辦理專利權的行為,就及時阻止,專利買賣灰色產業鏈也會從中消失?
[危害]
首先,影響社會正義。真正的人才應該德才兼備,誠實守信,通過金錢購得專利作為自己的發明創造,用以證明自己的虛假才能,獲得自主招生資格,屬于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行為,對其他考生不公平,違背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社會正義。
其次,容易滋生教育腐敗。眾所周知,自主招生已成“特招”腐敗的重災區,而“專利買賣”又為其增添新的籌碼,且不說很多學生不能通曉其中的門道,農村學生更是聞所未聞,而高校出于各種原因對于學生擁有的專利并未進行嚴格審核,導致“專利買賣”市場生意興隆,廣告不斷。
根據《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是為了保護產權人利益,更好地促進專利業發展,而畸形的“專利買賣”早已脫離鼓勵創新、發明的軌道,成為部分富貴階層獲取最大利益的途徑,一些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的專利也被哄搶,既違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要求,也損害了高考公平。
參考對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牽一發而動全身。高招改革幅度大,牽涉人數廣,應當慎之又慎。既然專利是參加自主招生資格的一項重要條件,就必須在自主招生上加強管理,嚴格把關,而不是不問來源,不加規范,使“專利買賣”危害教育公平。完善和規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選拔機制,改革監督管理機制,加大違規查處力度,興利除弊、揚長避短,堵住高招改革、教育改革的腐敗漏洞,應該提到高招議事日程上來了。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