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緩解“兒科醫生荒”,新增專業還不夠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緩解“兒科醫生荒”,新增專業還不夠。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緩解“兒科醫生荒”,新增專業還不夠
緩解“兒科醫生荒”,新增專業還不夠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記者注意到,在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中,包括首都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鄭州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在內的20所高校今年均新增了兒科學專業,其中安徽中醫藥大學開設了中醫兒科學。(3月21日人民網)
據有關統計,我國每千名兒童的醫生數為0.43人,不僅遠低于國外(為美國的1/6),與全國平均每千人配備2.06名醫師水平相比也相去甚遠。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這種“兒科醫生荒”會更加嚴重地困擾醫院和年輕家長們。
緩解這種狀況,增加兒科醫生是一種很直接的應對方法,20所高校新增兒科學專業其目的就是在此。其出發點是好的,但我們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應該看到兒科醫生少的深層次原因。依筆者想來,一是待遇低;二是當前“醫患”關系緊張。不解決這兩個問題,新增的兒科學專業學生就很可能轉科甚至轉行。
兒科醫生待遇低是不爭的事實。兒科醫生收入相比其他科室、其他行業少得多,會使一部分人離開,而剩下的會壓力更大、工作更累、風險更高,整個行業就成了一個“死循環”,兒科醫生會越來越少。這迫切需要相關部門改革現有的醫療薪酬體系,合理增加兒科醫生的收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隊伍中來。醫生多了,壓力大、工作累等事情就會迎刃而解,醫生也會騰出更多時間放在服務、醫療效果上面,相應的工作風險也會更低。
醫患關系緊張會使許多人對兒科醫生這個行業望而卻步。其形成有多種原因,除去兒科醫生收入低導致的工作時間長、情緒差、壓力大之外。像醫生中個別“害群之馬”、醫院收費相對過高、家長對小孩的溺愛、醫學新疾病的出現、小孩不會表達、媒體推波助瀾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政府應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健全醫保體制,加大財政對醫療保障體系的投入,解決家長看病的后顧之憂;兒科醫生這個群體需提高自身醫學素養,規范執業行為,要有“醫者仁心”的心態;家長要有尊重醫生、醫學的精神,對待孩子就醫要有平常心,要明白“關心則亂”的道理;媒體更需牢記自己的使命,“謹言慎行”,不要“大驚小怪”。
同時我們必須看到,醫患關系只是大家之間普通關系的一種,不能因為患者是兒童,從而使關系情緒化、復雜化。而這需要中國的兒科醫生們、家長們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包容。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明天,一定要切實保障好他們的身心健康。而合理數量的兒科醫生是必不可少的,由新增專業開始,急需全社會去開動智慧破解“兒科醫生告急”的這個難題。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