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完善環保制度 推動綠色發展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完善環保制度 推動綠色發展。相信行測考試一定是很多考生需要努力攻克的一道坎兒。行測中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考點之細,需要開始做到在積累的同時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完善環保制度 推動綠色發展
完善環保制度 推動綠色發展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五中全會對環境保護作出的總體部署既提出了實現綠色發展的新目標,也指明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環保行動路線圖,是向全世界做出的堅持綠色發展的莊嚴承諾。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的最高環保目標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即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具體的環保治理目標和對象是大氣、水、土壤。黨中央提出的最高環保目標,為我國的環境治理找到了最科學的綠色通道。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夯實基礎,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構建示范工程,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從人和制度上下手,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這是黨中央為我國環境治理確定的最佳線路圖。
“十三五”規劃是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布局后的首個五年規劃,是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頂層設計變為落實路線。雖然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遠遠大于環境保護,但就我國目前所處發展階段和面臨的突出環境問題而言,環境保護仍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實現“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目標的關鍵在于通過實施最嚴格的環保制度,為2020年后30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贏得時間。
然而,入冬以來,全國各地增添許多“霾愁”,各種違法排放行為的危害顯得尤為突出。這提醒我們,如果空氣污染不是特別嚴重,政府和公眾對違法排放或許就不會特別敏感和警惕。有人甚至可能認為,一些違法排放行為是可以容忍和接受的。而從近日環保部派出的督查組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遼寧中部、華中地區等地開展現場督查的情況來看,一些企業屢查屢犯,被曝光嚴懲后仍“頂風”超排。這又提醒我們,實施最嚴格的環保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治規則和制度安排。
首先,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則體系。新修訂的環保法盡管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環保法律,但在實際操作中,還缺乏相應的配套細則。要通過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強化法治手段,對嚴格環保禁止的事項和行為實行“零容忍”。各級立法機關要結合全國及各地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對各項法律法規進行整理和完善,尤其是地方立法機關要明確各地規劃區塊嚴格禁止的事項和行為清單。將“多規合一”的要求明確為將地方城市總體規劃、城鄉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合一并統一到主體功能區規劃之中,使主體功能區規劃真正起到紅線、底線的限制性作用。
其次,必須建立企業污染物排放的“動態最低標準”。設定“動態最低標準”就是要為企業污染物排放劃一道不能逾越的底線,逾越這條底線就要接受最嚴厲的處罰。要通過實施最低標準,將工作重點對準少數超標的企業,綜合運用限水、限電、限貸等措施促其整改,在其不能在規定時期內完成整改任務時,取消其工商注冊。要限期各類生產企業對最低標準進行升級改造,使全社會生產企業的排放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對依靠自身力量達到排放標準的企業,在信貸、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和支持。
再次,必須建立環境影響監測與評估體系。當前正處于新一輪產業革命之中,伴隨著各種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等的出現,企業的染污物排放也會出現新的內容與特征,這就要求環保部門必須對各種新出現的排放及時進行監測和跟蹤研究,并據此更新污染物排放標準。與此同時,各地要繼續用好區域限批制度這一行政處罰制度。區域限批制度是針對一個行政區域執行環保政策不力的一種強制校正措施,是實施最嚴格環保制度所需要的一個關鍵性的環境法制制度,還需要從立法上進一步明確其地位與使用條件。
最后,必須進一步加強問責與追責制度建設。我們應當認識到,及時依法處理違法企業破壞環保的違法行為必須最快最嚴厲。但是,與此同時還要更加重視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違規違法行為和“懶政”行為的問責與追責;要從制度上建立健全和完善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的任期管理,全面實現生態環境離任審計制度;要強調環保項目集體決策中的有記名投票并建立決策檔案,有效防止在環保問題上亂作為;要以領導干部環保公開述職評議等公開監督舉措為靶向,不斷推動問責與追責,把最嚴格環保制度落在實處。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最嚴格環保制度,是對社會負責,對子孫后代負責,更是對民生福祉和世界環保事業高度負責的體現。我們堅信,在最嚴格環保制度之下,“天藍藍”、“水藍藍”、“山青青”的綠色畫卷必將早日展現在世人面前。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