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治霾不過度承諾”是務實之舉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治霾不過度承諾”是務實之舉。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治霾不過度承諾”是務實之舉
“治霾不過度承諾”是務實之舉
【背景鏈接】
2017年3月6日,北京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活動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長蔡奇就大氣污染治理問題表示:目前北京就剩下兩家水泥廠,這個水泥廠現在也是嚴格限產。我為什么說這些這么具體,現在治霾你不這么具體抓不行。既不回避問題,也不過度承諾。
【標準表述】
[權威論述]
求真務實就是要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習近平
做不到的不說不寫,向人民報告,態度必須端正,要坦率真誠交實底。
——習近平
[綜合分析]
所謂不過度承諾,就是指不“超前”承諾,不應允一些本來就辦不到、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事。“超前”承諾在市場領域早已有之。比如有些商家為吸引顧客的青睞和信任,往往夸大商品品質和售后服務期限,違背了不過度承諾的原則。
在治霾上,政府作為治理者、服務者,不向被服務者的民眾做過度承諾,很有必要。
在現代治理體系中,行政長官就公共議題表態,在表達上確實可以有個人風格,但在具體內容上,特別是對事件的“定性”上,卻要嚴格遵循既有的治理規劃和自己的職權邊界,而不能只顧著揀好聽的話,向民眾隨意畫餅。
比如,當前北京污染減排任務仍不可小視,那么在回應民眾對治霾進度的關注上,就應該充分建立在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不正視問題、回避問題是錯誤的,但夸大治霾的進展和預期,向社會做過度承諾,結果導致“口惠而實不至”,也是對民眾的糊弄。這不僅容易造成對政府公信力的傷害,也可能影響管理隊伍的治理士氣。
[參考對策]
專家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作為領導干部,要把務實作為一種風尚來提倡,作為一種精神來樹立,作為一種習慣來堅持,堅決摒棄一切背離人民利益的“作秀”之舉,時時想著群眾疾苦,刻刻念著百姓期盼,腳踏實地把群眾的小事辦妥、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用良好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
科學的態度是務實地按照既定的治理規劃和時間表,扎實推進。而政府的承諾是否過度,本身并無確切的硬標準,關鍵還是要落實到“責任政府”的實質上來,做到有承諾必定有跟進,有跟進必定有責任。承諾落空了,就應當有人負責。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戒過度承諾之弊。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