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行測選詞填空每日練習86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于2017年3月1日公布,筆試在2017年4月22日舉行。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備考。
1.(1)泛珠合作是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時代大潮的產物,是順應_______之舉。
(2)這對大熊貓可能安家寶島,繁衍子孫,_______時要特別考慮它們之間沒有親緣關系。
(3)無論是人物刻畫還是場景描寫,它都有可圈可點之處,_______沒有了斧鑿的痕跡。
A.時勢 挑選 著實
B.時事 遴選 著實
C.時事 挑選 委實
D.時勢 遴選 委實
2.不管流量用超標還是有盈余,吃虧的為何總是消費者?說穿了,這是運營商利用自己的_______地位,千方百計地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從而不惜_______用戶權益的結果。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有利 侵犯
B.特殊 犧牲
C.主體 吞食
D.強勢 損害
3.選擇目標是人生最重大的自我設計,必須切實了解自己的_______和環境的利弊。目標可以定得高一點,但必須切合自己的實際——否則,便絕無實現的可能。_______的人生不能離開了腳踏實地的前提——凌空蹈虛是極少數大科學家與大藝術家的專利或特權,絕大多數的人是效仿不得的。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長短 志存高遠
B.優勢 輝煌燦爛
C.特點 高瞻遠矚
D.好壞 淡泊名利
4.如果一個人同時戴兩塊手表,可能會覺得不_______,因為他不知道該相信哪一塊手表;如果在一個企業里出現兩種不同的標準,則必將讓員工_______。
A.愿意 各行其是
B.舒服 怨聲載道
C.適應 無所適從
D.放心 人心渙散
5.文字可將一個人思考之所得傳諸他人,于是不僅_______,而且可以利用他人的思考為出發點。文字的發展成為傳至遠方與后世的書籍,書籍也就成了人類思考結果的庫藏。讀書者可以從此庫藏中_______,手執一卷可以上對邃古的哲人,遠對絕域的學者,而仿佛親聆其以言詞_______畢生思考的心得。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群策群力 任意索求 顯露
B.取長補短 無厭求取 訴談
C.傳承文明 隨心所欲 傾訴
D.集思廣益 予取予求 吐露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D【解析】考查近義實詞辨析與填空。
時勢是指某一時期的客觀形勢。時事指當前發生的事情。題干順應的是“時代大潮”,更符合客觀形勢而非事情,故排除B、C。
遴選,是謹慎選擇之意,程度比挑選更深,對于“送往寶島的大熊貓”這樣的大事件,符合遴選的情境,故排除A項。
著實:實在,確實之意;委實:確實,實在之意。一般委實側重于此事屬于客觀事實,而著實側重于肯定意味,程度和語氣更深。故正確答案為D。
2.D【解析】從文段不難看出,作者對運營商是持批判的態度的。第一空,“有利地位”
偏褒義,“特殊地位”屬中性,不如“強勢地位”能體現作者的批判態度;“主體地位”的說法沒有根據,不符合事實,也排除,所以選D項。驗證第二空,“損害用戶權益”正與前文“最大化”“自己的利益”相對應,所以選D。
3.A【解析】第一空需要和后文的“利弊”對應,可填入“長短”或“好壞”,B、C項只表現出一個方面,可排除。第二空處填入的成語需符合文段整體意思,文段主題是選擇人生目標,說明并非是“淡泊名利”的,應該選擇“志存高遠”,且“志存高遠”與“腳踏實地”相對應,故本題選A。
4.C【解析】此題考查實詞語境的最佳搭配。
第一個空格的語意,可以根據后面“因為”后的解釋來理解,不知道該相信那塊表,那么對應的感受就是心理上疑惑、不適應;“舒服”僅是身體上的感受;“愿意”和“放心”都與后文解釋的原因不相搭配。
第二個空格,“各行其是”指按照各自認為對的去做;“怨聲載道”形容人民群眾普遍感到不滿;“無所適從”指不知聽哪一個好,不知怎么辦;“人心渙散”指思想不統一,形容人心不齊。根據原文句意,是指存在兩種兩種標準情況下,員工不知道該聽從哪個標準,可知選“無所適從”最佳。綜上,選C。
故正確答案為C。
5.D【解析】本題考查成語和實詞的混搭填空。
“群策群力”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集思廣益”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材料中強調的是個人的思考傳于他人,因此四個選項中“集思廣益”最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無厭求取”指不厭煩地求取;“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予取予求”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后指隨心所欲,任意索取。結合空格上下文,書籍是人類思考的庫藏,讀者可以在庫藏中上對、遠對哲人學者,隨心聆聽、求索知識,因此“予取予求”最符合語境。“顯露”指顯出;“訴談”指訴說;“傾訴”指全部說出,一一訴說;“吐露”指顯露、說出實情或真心話。此空所在的句子說的是讀者可以親自聆聽學者分享其畢生所得,D項的“吐露”符合語境。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