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從多個“首次”看預算公開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從多個“首次”看預算公開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從多個“首次”看預算公開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從多個“首次”看預算公開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多個“首次”說明預算公開相比往年有了進步、公眾監督面不斷持續擴大,也說明我國預算制度改革起步比較晚。從某種意義上說,預算公開制度改革依然“在路上”。
記者從財政部獲悉,共有105個中央部門于近日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算。其中,環保部、科技部等十部門首次公開重點項目預算,這也是我國中央部門首次在共用平臺集中公開預算。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中國社會主義學院首次向社會公開預算。
輿論在每年“預算公開季”都會對各部門的預算安排和公開情況高度關注,近年來公開的預算案不負眾望,以不斷進步、不斷突破來回應公眾關切。
比如,最近公開的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就有多個“首次”——十部門首次公開重點項目預算,意味著這些部門預算進一步細化;中央部門首次在共用平臺集中公開預算,方便公眾查閱和對比各部門預算;部分中央部門首次向社會公開預算,不只是去神秘化,也體現出對公民權利的尊重。
地方預算公開也有不少“首次”。比如,有的地方首次公開重點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有的地方首次公開司法系統單位預算。這既因為中央部門做出了表率,也因為地方積極探索。另外,《預算法》《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等制度以及財政部專項檢查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對于所有“首次”,我們都應肯定。因為每個“首次”不僅說明預算公開相比往年有了進步,也折射出我國預算制度改革不斷取得新成就,還表明公眾監督面也在持續擴大。換言之,有關方面接受社會監督的意識以及公眾監督預算的力度,因為每個“首次”而不斷升級。
當然,多個“首次”也說明我國預算制度改革起步比較晚。從這個角度講,今后從中央部門到地方部門公開預算還需要更多“首次”,推動預算公開盡快走向成熟。
譬如,有全國政協委員、預算專家表示,“目前公開的內容相當于統計資料,我都看不出問題。錢究竟是怎么花的,看不出來。”連專家都看不懂預算案,老百姓更沒幾個能看懂,能否圍繞“看懂預算”多些“首次”探索?
公眾對預算公開要求越來越高,從某種意義上說,預算公開制度改革依然“在路上”。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