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4G時代”還有多少“2G收費”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4G時代”還有多少“2G收費”。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仔細研讀下文>>>2017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4G時代”還有多少“2G收費”
“4G時代”還有多少“2G收費”

【熱點背景】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網絡提速降費要邁出更大步伐,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互聯網專線接入資費,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費。
【標準表述】
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游費,這確實算得上是普通民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能夠感受到的最直接的“獲得感”。但這一利好消息來得并不容易。自2015年開始,李克強就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要“提速降費”。可縱是有最高層的推動,全面取消的決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是最后時刻才被寫入,其中的博弈之復雜和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其實,漫游費在目前的成本已“幾乎為零”,從技術層面來講,實現全面取消國內漫游費、長途費項目,“除了需要市場部門重新設計、預測新套餐等工作,只需在系統中更改參數即可。”而其阻力,說到底還是源自運營商對壟斷利益的不舍與傳統營收模式的依賴。在這個角度看,取消漫游費和長途費,也未嘗不是對企業創新發展模式的一種倒逼。
目前,年內全面取消的“總任務”已經下達,各大運營商也隨即公布了時間表,但這一目標到底能完成得怎樣,依然不能放松警惕。有前車之鑒的是,2015年底工信部就曾稱已完成提速降費年度目標。可不少消費者卻感覺到運營商“讓利”的尺度或說服務質量,并不如數字所標示出的成績那般直接。如不少網友稱,運營商只是以限時流量、促銷套餐等手段來拉低單價,而一些“雞肋式”套餐甚至會讓有的消費者通訊費用不降反升。所以,在現實層面,取消漫游費和長途費,不只是說僅僅看某項收費名目是否取消了,而是更要從整體上看個人和企業的通訊“負擔”是否真正降低了。此項改革的“含金量”到底幾成,還是要讓民眾來打分。
除此之外,我認為收取了23年,屬于2G時代產物的漫游費在5G時代即將到來前,終于要走進歷史,這種改革的價值取向,還理應展現出更多示范意義。這是因為像漫游費這樣的“化石費用”,或是相關制度標準與現實出現嚴重“脫節”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
僅從媒體已經報道的來看,“勞務所得稅起征點37年未變”“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隨房價高漲,收費標準15年未變”“高溫補貼標準多年未變”“收養法17年未修改”、獨生子女費每月5元“多年未變,失去意義”等等,都面臨著未能“與時俱進”的尷尬。
這些規定在大變革的時代中依然“巋然不動”,在社會發展和需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一些淪為“雞肋”,成為擺設,一些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其“與民爭利”的一面。這些,都反映了相關公共政策優化、更新的滯后,和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上的意識與能力不足。歸結到一點,便是公共管理呼應民眾關切和利益的“靈敏度”不夠其中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責任感的問題,另一方面,則還是受制于不當利益的羈絆。
民眾的權利意識早已經過河,一些“收費”卻仍在摸石頭。這實在不應該成為一個倡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社會的常態。那么,到底還有多少原本只屬于“2G時代”的收費標準或是政策規定,仍堅挺在“4G時代”,并日益成為困擾社會和個人的“歷史遺留問題”?這需要系統性的摸底行動,更有賴敢于破除制度藩籬的制度化清理和調整。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