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精講1
1.(不定項選擇)決策一詞的意思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目標,采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和手段,從兩個以上的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管理就是決策,是指通過分析、比較,在若干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選定最優方案的過程。以下屬于決策過程階段的是( )。
A.確定決策目標
B.擬定備選方案
C.評價備選方案
D.選擇方案
2.下列人格特征中,有助于增強人際關系的是( )。
A.誠實守信,樂于助人
B.心胸狹窄,毫發必爭
C.目中無人,唯我獨尊
D.崇拜金錢,縱欲享樂
3.(不定項)下列選項中,屬于我國公務員法的立法目的是( )。
A.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
B.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C.提高公務員的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
D.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
4.有一幅對聯以皇帝年號分別嵌入上下句,其上句為:“煩天心,康民物,雍和其鏡,乾健其身,嘉惠普群察,道光紹虞夏商周,咸歌盛世”。 此句涉及的皇帝的朝代是( )。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下列可以免稅的個人收入是( )。
A.稿酬所得
B.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C.財產轉讓所得
D.偶然所得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ABCD【解析】決策的程序:(1)確定決策目標。決策目標是指在一定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條件下,在市場調查和研究的基礎上所預測達到的結果。決策目標是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來確定的,因此,必須把握住所要解決問題的要害。只有明確了決策目標,才能避免決策的失誤。(2)擬定備選方案。決策目標確定以后,就應擬定達到目標的各種備選方案。擬定備選方案,第一步是分析和研究目標實現的外部因素和內部條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及決策事物未來的運動趨勢和發展狀況;第二步是在此基礎上,將外部環境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內部業務活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等,同決策事物未來趨勢和發展狀況的各種估計進行排列組合,擬定出實現目標的方案;第三步是將這些方案同目標要求進行粗略的分析對比,權衡利弊,從中選擇出若干個利多弊少的可行方案,供進一步評估和抉擇。(3)評價備選方案。備選方案擬定以后,隨之便是對備選方案進行評價,評價標準是找到一個最有利于達到決策目標的方案。 (4)選擇方案。選擇方案就是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總體權衡后,由決策者挑選一個最好的方案。故選ABCD。
2.A【解析】人際關系指社會人群中因效而構成的相互聯系的社會關系,建立良好人際關系須從個人品德修養做起,再推己及人。故正確答案為A。
3.ABD【解析】《公務員法》第1條規定:“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故正確答案為A、B、D。
4.D【解析】從對聯里可以看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皇帝都是清朝皇帝。故正確答案為D。
5.B【解析】個人所得稅主要包括以下11項內容: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B選項不在此范圍內,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