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練習5
1.確實,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實干的精神是不行的,古今中外,凡有建樹的人物,大都踏踏實實埋頭苦干。無數事實證明:只有實干,才能改變社會落后的現狀,只有實干,才能發掘科學的寶藏。千百年來,人們就是依靠這種實干精神,促進科學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
A.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實干的精神是不行的
B.實干精神能促進科學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C.實干能改變社會落后的現狀,發掘科學的定期
D.有所建樹的人都能踏踏實實埋頭苦干
2.臺灣某著名音樂人士近日用“喂雞”比喻當下音樂市場中唱片公司的做法,他說:“原本一群雞要喂雞飼料才能長大,突然有家唱片公司喂碎報紙,發現有些雞長得不錯,于是其他唱片公司模仿,所有雞就開始吃碎報紙,以后你喂雞飼料,它們反而吃不慣了。”
這位音樂人所說的主要意思是 ( )
A.低劣的音樂作品培養不出具有高品位的聽眾
B.唱片公司群起推銷低劣的的音樂,降低了聽眾的審美水平
C.廉價低劣的音樂只能使聽眾享受低端的快樂
D.音樂市場良莠不齊,消費者應擦亮眼睛,學會選擇
3.根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羅伯特·夏德維克率領的研究小組日前公布的對265只藍鯨覓食習慣的跟蹤調查結果,藍鯨從每次覓食行動中獲取的能量是它在這一過程中消耗能量的90倍以上。覓食時,藍鯨會潛到距海平面下500米深處,以每秒數米的速度將成群游動的磷蝦吸入口中。此后,藍鯨用鯨須將海水濾出,只剩下磷蝦。研究者通過計算得出,藍鯨每深潛吸食磷蝦一次,大約要花掉3200千焦能量,但從戰利品中獲得的能量卻高達3.4萬到191.2萬千焦,最多可達所需能量的237倍。研究者指出,只有當海底磷蝦的群落密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時,龐然大物藍鯨的高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根據這段文字的內容,可推斷下列哪項正確?( )
A.藍鯨是地球上效率最高的動物
B.保護磷蝦是保護藍鯨的重要一環
C.藍鯨的覓食習慣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
D.文章主要介紹的是藍鯨的覓食過程
4.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氣氛和豐富的音樂源泉,不僅孕育誕生了許多偉大的音樂作品,還哺育了不少音樂天才。在音樂史上名垂千古的“交響樂之父”、古典主義音樂的卓越創始人海頓,就是在維也納譜寫了大量的交響樂,從而名揚全球的。和海頓同時代的莫扎特,他的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基本上也是在維也納居住的時候譜寫的。音樂藝術的一代宗師貝多芬雖然生在德國,卻是在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并一舉成名的。歌曲之王舒伯特,則完完全全生在維也納,長在維也納。
下列說法與這段文字意思不符的一項是:
A.莫扎特的作品大部分是在維也納創作的
B.海頓是“交響樂之父”、古典主義音樂的創始人
C.貝多芬在維也納向海頓學習過作曲
D.生長在維也納的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5.科學天才是個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與社會和文化環境綜合的產兒,他們脫離不了社會文化,更不可能脫離科學共同體或科學家群體。誠如懷特所說:“一位天才——一位取得社會承認的天才——乃是一個文化要素的某一重大綜合通過他而得以實現的人物。換話說,天才是他所從屬的文化作用的產物。”不過,在肯定天才科學家的偉大貢獻的同時,對于一般科學家奠基性的或加磚添瓦的工作,我們也不低估,因為科學天才畢竟不能玩空手道,無法建造空中樓閣——他的高超的理論歸根結底是基于眾多的實驗資料和科學事實、基于前人創造的理論成果的。
對“科學天才”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科學天才是自身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綜合的產兒
B.一位社會承認的天才從屬于他的社會文化作用
C.成就科學天才的,還有一般科學家的奠基性或加磚添瓦的工作
D. 科學天才的偉大貢獻來自眾多的實驗資源和科學事實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A【解析】本文是主旨概括題,需要尋找主題句。本文的行文脈絡是總分結構,第一句是總,后面的都是對總的進步一步解釋說明或者舉例論證。因此,第一句話“確實,在世界上,要辦成幾件事,沒有實干的精神是不行的,古今中外,凡有建權的人物,大都踏踏實實埋頭苦干。”為主題句。對第一句話進行概括歸納,即“應該提倡甘于寂寞”,A選項是主題句的同義替換。故本題正確選項為A。
2.B【解析】通過此人的說法,可得答案為B,是一一對應的關系,而A項不符合“反而吃不慣了”這一情況。
3.B【解析】藍鯨覓食后獲得的能量是覓食過程中消耗的能量的237倍,說明藍鯨的效率極高,但>A項中“地球上效率最高”的說法太過絕對。由文中末句“只有當海底磷蝦的群落密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時,龐然大物藍鯨的高效率才能得到保障”可知,只有使磷蝦的數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時,才能保障藍鯨的高效率。藍鯨是受保護動物,所以B項可以推出。文中重點闡述的內容是,通過跟蹤調查藍鯨的覓食習慣,發現了藍鯨高效率的事實,并沒有過多談論海洋生態平衡的話題,所以C項屬于過度推論,錯誤,>D項表述錯誤,這不是文中的主要內容。故正確答案為B。
4.A【解析】選項與文段進行一一對應:A選項原文只是說“那些流芳百世的作品基本上也是在維也納居住時譜寫”而并非他大部分的作品,屬于偷換概念。B選項對應第二句“在音樂史上……交響樂之父、古典主義音樂的創始人海頓”。C選項對應倒數第二句“貝多芬……卻也是在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D選項對應最后一句。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D【解析】A項對應原文“科學天才是個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與社會和文化環境綜合的產兒”。B選項對應原文“一位天才——一位取得社會承認的天才……是他所從屬的文化作用的產物”。C選項對應原文最后一句話,分析最后一句話可知,科學天才之所以能做出偉大貢獻,前人的工作功不可沒,換句話說,成就科學天才的,除了其個人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外,還有“一般科學家奠基性的或加磚添瓦的工作”。文段的最后一句話說“他的高超的理論歸根結底是基于眾多的實驗資料和科學事實、基于前人創造的理論成果的”,可知眾多的試驗資料、科學事實以及前人創造的理論成果是并列的關系。D選項的表述太過片面,否認了前人創造的理論基礎。因此本題答案為D選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