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定義判斷練習9
1.偷換概念是指在思維和論辯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違反同一律的邏輯要求,用一個概念去替換另一個不同的概念而產生的邏輯錯誤。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偷換概念的是( )
A.這件事情我沒有問過,只是側面了解一下情況,提點意見、僅供參考
B.如果把丈夫定義為妻子的愛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愛人
C.為了加快中國的發展,必須大力發展航天工業,因為在發達國家,航天工業發展很快
D.有西方記者問:“在你們中國 ,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叫馬路?”周恩來答道: “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2.歧視:是指由于某些人屬于某一群體或某種類屬的成員,而對他們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根據以上的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沒有歧視:
A.一些老師比較照顧學習好的同學,對于學習差的同學關注不夠
B.許多公司拒絕招收女員工
C.劉女士認為熱帶地區的人一般壽命較短
D.在某些國家,有色人種的權利受到限制
3.紅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以后的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哪項不屬于紅色旅游的特點?
A.學習性
B.故事性
C.參與性
D.趣味性
4.低碳出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的出行方式。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低碳出行的是( )。
A.步行
B.乘坐地鐵
C.乘坐出租車
D.拼車上班
5.強制性社會控制是指社會管理系統運用強制性手段建立和維持社會秩序的過程。
根據以上定義,下列不屬于強制性社會控制的是( )。
A.某工廠依據廠規對違反紀律的趙某作出處罰
B.法院依法判處犯罪嫌疑人李某三年有期徒刑
C.政府大力倡導向見義勇為的孫某學習
D.學校對考試作弊的學生張某給予警告處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D【解析】西方記者問的是人走的路為何叫馬路,意在諷刺中國人畜不分,周恩來總理很好地利用偷換概念回復,指出我們國家發展道路的理論來源。
2.C【解析】歧視的關鍵要件是: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A、B、D三項符合定義的要件,都存在歧視現象,排除。C項中劉女士只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沒有涉及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不滿足定義的要件。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3.D【解析】題干顯示“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進行參觀游覽”,根據各定義要件,可以判斷,只有D項不符合定義,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項。
4.C【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
關鍵詞強調“環境友好的出行方式”。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B、D三項都符合“二氧化碳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少,環境友好”的條件,屬于低碳出行。C項乘坐出租車不是環境友好的出行方式,故正確答案為C。
5.C【解析】第一步:抓住定義中關鍵詞
定義的關鍵詞有“運用強制性手段”。
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對違反紀律的趙某作出處罰”、B項“判處犯罪嫌疑人李某三年有期徒刑”、D項“對考試作弊的學生張某給予警告處分”均符合定義中“運用強制性手段”,滿足定義要求。而C項“倡導向見義勇為的孫某學習”不屬于“運用強制性手段”。因此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