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精講23
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經公布,筆試于2018年1月6日、7日舉行。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18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備考。
1.江天市財政局根據上級指示要求,決定派出一名同志前往農村扶貧。財政局甲、乙、丙、丁、戊等多名同志知道消息后積極報名,申請前往。根據報名情況及本局自身工作需要,領導做出以下幾項決定:
(1)在甲、乙兩人中至少挑選1人;
(2)在乙、丙兩人中至多挑選1人;
(3)在甲、丁兩人中也至多挑選1人;
(4)如果挑選了丁,那么丙、戊兩人缺一不可。
據此,可以推出( )。
A.不挑選丁
B.挑選甲
C.不挑選甲
D.挑選丁
2.黃某說張某胖,張某說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說自己不胖。
如果四人陳述只有一個錯,那么誰一定胖?( )
A.僅黃某
B.僅張某
C.僅范某
D.僅張某和范某
3.很多人認為網購不靠譜,芝加哥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1.9萬名在2010—2013年有過網購經歷的美國人進行在線調查后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貨物是通過網購買到的;這些被調查對象對所購商品的總的滿意度遠高于平均水平。這項調查表明,網購是很靠譜的。
如果以下陳述為真,哪一項最有力地質疑了上述結論?( )
A.仍遵循傳統的線下購物方式的人,不是年齡特別大就是特別年輕
B.該項研究背后的資助者是某家購物網站
C.被調查對象進行網購的時間比較短
D.與網購相比,逛超市和商場是購物更為常見的途徑
4.某著名經濟學家說,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經濟,中國肯百折不回地爭取入世,從根本上講是國內的市場化改革導致的必然抉擇。中國許多問題的解決,都得靠外力的推動。從更深廣的層次上看,WTO是中國加入的最后一個重要國際組織,這是中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后一次重大外交活動,也是全面重返國際舞臺的顯著標志和強烈信號,所以有人曾指出,入世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依據上文,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
A.加入WTO后,中國已經全面重返國際舞臺
B.加入WTO后,中國已加入了所有重要國際組織
C.加入WTO后,中國的政治發展將快于經濟發展
D.中國若沒有國內市場化的改革,難以取得加入WTO的成果
5.某單位有五名業務骨干小張、小王、小趙、小丁、小李參加了一次技能測驗,他們的測驗成績呈現為:小趙沒有小李高,小張沒有小王高,小丁不比小李低,而小王不如小趙高。
請問,小張、小王、小趙、小丁、小李測驗成績誰最高?( )
A.小丁
B.小王
C.小趙
D.小張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A【解析】題干要求“派出一名同志”,再由決定(1)“在甲、乙兩人中至少挑選1人”或(4)”如果挑選了丁,那么丙、戊兩人缺一不可“都可知丁不可以選,所以正確答案為A項。
2.B【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張某和范某之間的矛盾關系,兩人的話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只有一句為假,故黃某和譚某的話均為真話,則張某一定胖,譚某一定不胖。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本題只有一句假話,則張某和范某之間誰說的是假話,不能從題干中得知,所以不能判斷范某的胖瘦,一定胖的只有張某,故正確答案為B。
3.B【解析】如B項為真,則該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將大大下降,網購是否靠譜也就不得而知了。與其他選項相比,B選項最能質疑“網購是很靠譜的”的結論。
4.C【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話中的對象及其關系
第一句說入世是國內的市場化改革導致的必然抉擇。第二句說中國許多問題的解決都得靠外力的推動。第三句說入世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
第二步:判斷整體關系
題干說明了入世的前提,入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題干中“入世是中國全面重返國際舞臺的顯著標志和強烈信號”說明“中國已經全面重返國際舞臺”,A能推出。題干中“WTO是中國加入的最后一個重要國際組織”說明到加入 WTO為止“中國已加入了所有重要國際組織”,B能推出。題干中“入世的政治意義大于經濟意義”說明了入世的政治意義重大,但這并不能表明“中國政治發展將快于經濟發展”,C不能推出。題干中“中國爭取入世是國內的市場化改革導致的必然抉擇”說明只有有了國內市場化的改革,才可能加入WTO,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國內市場化的改革就難以取得加入WTO的成果”,D能推出。故正確答案為C。
5.A【解析】第一步:翻譯題干
五人的測驗成績為:小趙<小李、小張<小王、小丁≥小李、小王≤小趙。
第二步:根據題干分析判斷正確答案。
綜合分析,五人的測驗成績為:小張<小王≤小趙<小李≤小丁。故測驗成績最高的是小丁,正確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