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精講3
1.經研究發現,現在地球每日要比地球早期時候的每日時間長一些,這一結論直接說明( )。
A.在地球早期生活的人類壽命要比現代人類短
B.在地球早期每日的白晝比黑夜時間長
C.在地球早期自轉比現代地球自轉要快一些
D.在地球早期每日的白晝比黑夜時間短
2.以下各項中名句和作者對應正確的是( )
A.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姜夔
C.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蘇軾
D.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王安石
3.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是( )。
A.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B.增加對農業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
C.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
D.實行農村稅費改革,增加農民收入
4.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廣州11月1日的氣溫為15°C-21°C。15°C是指一天中什么時侯的氣溫( )。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早晨8時
5.科學家通過對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長期發掘和研究,發現北京猿人( )
A.群居洞穴
B.已經學會使用火
C.還不能直立行走
D.不會使用工具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C【解析】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自轉速度的變化20世紀初以后,天文學的一項重要發現是,確認地球自轉速度是不均勻的。人們已經發現的地球自轉速度有以下變化:
1、長期減慢。這種變化使日的長度在一個世紀內大約增長1~2毫秒,使以地球自轉周期為基準所計量的時間,2000 年來累計慢了2個多小時。引起地球自轉長期減慢的原因主要是潮汐摩擦。科學家發現在3.7億年以前的泥盆紀中期地球上大約一年400天左右。
2、周期性變化。20世紀50年代從天文測時的分析發現,地球自轉速度有季節性的周期變化,春天變慢,秋天變快,此外還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約為20~25毫秒,主要是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的。
故本題選C。
2.A【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名句;“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韓愈《勸學解》中的名句;“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是杜甫《夢李白》中的名句。據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
3.C【解析】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所以選擇C。
4.B【解析】日出前后的氣溫是一天中最低的。因為前一天晚上大地沒有太陽輻射而降溫,到日出前后地面逆輻射最低,所以氣溫也就最低。因此選擇日出前后。故正確答案為B。
5.AB【解析】北京猿人可以直立行走,并使用工具,所以這個題用排除法,就選擇AB。北京猿人群居生活,并且已經開始使用火。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