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講13
行測科目覆蓋內容廣泛,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醒,攻克行測,一方面要掌握解題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練習,為幫助考生練習有關題目,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每日一練,幫助考生提高。
1.進入人屬的演化演變,我們的祖先便確定無疑地開始成為人類。現在,我們有證據證明這一重大事件并非出現在非洲而是歐亞大陸。作為演化學曾經的世紀重大發現,一塊身材矮小的類人的化石曾讓我們不得不對關于人類起源的種種基本預設進行重新思考。不過,它并非是十年前的九月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的佛羅勒斯人,或稱為哈比人。這個麻煩的制造者,一個同樣矮小的人類家族的成員——人族——在早于佛羅勒斯人大約80年前就被發掘出土了,它就是1924年被發現的“陶格孩童”。這個發現曾使學術界深感震驚和不安,因為它與當時的人類演化圖譜不相吻合,這塊化石來自那片很少被認為在人類演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大陸——非洲。
接下來完成1--5題!
這段文字未暗示的信息是( )。
A.佛羅勒斯人大約被發掘出土于2003年9月
B.哈比人的發現可證明人類起源于歐亞大陸
C.一直以來,主流觀點認為人類起源于非洲
D.佛羅勒斯人是一個矮小的人類家族的成員
2.隨著市場經濟潮流的沖擊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有些人開始注重名和利,而學術則變成了謀取名利的工具。為了能夠盡早地脫穎而出,有些學人甚至完全放棄學術之追求真理性認識的本然功能,將學術批判變成自我彰顯的“噱頭”,于是,專批名人、偉人,借助媒體虛造聲勢,以致鉆進為批判而批判的死胡同。不難想象,當這種現象泛化為普遍之時,必將是學術死亡之日。
這段文字意在表明:
A.當學術批判發展為普遍之時,將是學術死亡之日
B.學術批判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轉而演變成政治斗爭的工具
C.只有經過全面調查和研究,才能使批判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D.唯有堅持真理取向的學術批判才能真正促進學術的繁榮
3.“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你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這首兒歌描述的年俗活動早已成為烙在華夏兒女身上的中國印,系在炎黃子孫心頭的中國結。 />以上材料說明(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包容性
B.傳統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作用
C.傳統習俗是中華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D.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對穩定性
4.閣下的口才縱使可以周旋于老院的眾位元老之中,為生存,眼下卻只能屈尊當一名化妝品推銷員,出眾的將才也只能在棋盤上略略施展,或更糟,將漂流長江、壯行西域的雄心轉化為麻將桌上的一碰一杠之中,大量的卡夫卡們龜縮在辦公室里,成為喪失飛行能力的穴鳥;一張雜七雜八的晚報遮蔽了城市的黃昏,若干個電視頻道撫慰著人心的不平,層出不窮的電腦軟件幫助精力充沛的少男少女宣泄過剩的欲望。而浩淼無邊的互聯網甚至已使人喪失承認“生有涯而學無涯”的勇氣。
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是( )。
A.很多的人的才華被無情的現實埋沒了
B.我們的生活中隱藏著很多有潛力的人
C.當今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容易淪于平庸
D.現代人由于誘惑過多,所以難以成才
5.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科學理論,是應對危機的有力武器。要運用科學發展觀尋找應對之策,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渡過難關。要進一步深化學習,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現實指導意義的理解,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要科學分析形勢,增強必勝信心,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動力,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貫徹落實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政策,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這段文字著重強調的是( )。
A.要進一步深化學習,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精神實質和現實指導意義的理解
B.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社會帶來的挑戰
C.要增強信心,把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壓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觀的動力
D.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的貫徹落實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方針政策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C【解析】文段討論的是對人類演化起關鍵作用的大陸,第一句話是背景介紹,第二句話是當前研究成果介紹,后面全是敘述此前主流觀點的緣起。逐項觀察,A項是由“十年前的九月”“大約80年前”“1924年”這三個時間推出的,合理;B項,文中說“我們有證據證明這一重大事件并非出現在非洲而是歐亞大陸”,且始終將佛羅勒斯人(即哈比人)與“陶格孩童”并列,后者是證明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證據,那么前者自然是人類起源于歐亞大陸的證據,故B項正確;C項,“這個發現曾使學術界深感震驚和不安,因為它與當時的人類演化圖譜不相吻合”可以推出,人類起源于非洲的觀點并非一直是主流,故C項不正確;D項從“一個同樣矮小的人類家族的成員”而來。本題選C。
2.D【解析】文段首句首先給我們闡述了一種不良的學術背景,接著第二句說明了在這種背景下,學術批判存在一種為了批判而批判的問題,當這種問題不去糾正,學術研究也就迎來了死亡之日。也就是告訴我們,學術批判中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對應四個選項,只有D選項是文段中重點強調的。因此,正確選項為D。
3.D【解析】文段是分總結構。最后一句做出總結,“這首兒歌描述的年俗活動早已成為烙在華夏兒女身上的中國印”,可知傳統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相對穩定性。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4.C【解析】據提問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文章使用多個并列的分句,列舉大量生活中的事例,表明很多人即使有許多潛在的才能和雄心壯志,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漸漸磨滅,最后淪為平庸之輩,C項正確。
D項錯誤,淪為平庸并非是源于誘惑。B項錯誤,文中是說現實對這些人的影響,并非介紹他們的潛力如何。A項將才華未能展示的原因歸咎于現實埋沒,但文章并沒有論證這種因果關系,僅僅是描述這種情況。
故正確答案為C。
5.B【解析】由提問方式可以判斷出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閱讀可知,材料為總—分結構。材料首先提出觀點“科學發展觀是應對危機的有力武器”,接下來論述應該如何運用這種“武器”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因此,B選項表述符合文意。其他三項表述的內容都屬于“分”的部分,不是作者想強調的重點。
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