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精講13
1.行政復議的原則不包括( )。
A.便民原則
B.公開原則
C.調解原則
D.及時原則
2.外國人在我國領域之外,但對我國國家或公民犯罪,按我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按犯罪地的法律應受處罰的,可以適用我國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A.2
B.3
C.1
D.4
3.臺灣自古即屬于中國,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臺灣的情景,距今1700多年以前,三國時期吳人沈瑩的( )就對此有所著述。
A.《東番記》
B.《諸番記》
C.《島夷志略》
D.《臨海水土志》
4.夏天,打開冰箱冷凍室的門,常常看到冷凍室中冒出一股白霧,這是( )。
A.冰箱里的冰升華后,又凝結成小水滴
B.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
C.冰箱里的水變為水蒸氣
D.冰箱外部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
5.領導干部具有崇高威望和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條件是( )。
A.豐富的知識和高情商
B.優秀的品德和人格
C.做事果斷、有決策力
D.講政治、群眾基礎好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C【解析】《行政復議法》中規定 【復議原則】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責,應當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因此本題選C。
2.B【解析】《刑法》第八條: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這是刑法的保護管轄原則。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
3.D【解析】沈瑩(三國時代吳國丹陽太守)在其所著的《臨海水土志》(約完成于公元268年至280年之間),提到“夷州”,這是世界上記述臺灣最早的文字。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其他知識點:
南宋乾道7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軍民屯住澎湖。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趙汝適著《諸番志》記栽:“泉(州)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元代在澎湖設立巡檢司,并課稅。汪大淵《島夷志略》(1349年寫成))記載曰,澎湖“地隸晉江縣,至元年間,立巡檢司”,“職巡邏,專捕獲”,兼辦“鹽課”
《東番記》著作于1603年,為中國明朝儒生陳第所作。1602年中國將軍沈有容根據居住臺灣將近一年的經驗寫成,記述臺灣西部沿岸的原住民生活習俗與地理風光,為最早描繪臺灣平埔族生活的著作。
4.D【解析】冰箱內外溫差較大,打開冰箱冷凍室之后,內部冷空氣飄散到外面,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故本題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液化是放熱過程,一般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一切氣體一切溫度)和壓縮體積(某些氣體一定溫度“一般為常溫,特殊的須先降溫再壓縮體積”)任何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特別注意:“白氣”不是水蒸氣,水蒸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看見了就不是水蒸氣。
5.B【解析】領導干部是社會各項事業的組織者、領導者,他們的道德素養和人格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導向作用。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