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講16
接下來完成1--5題!
1.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文學家等等大名鼎鼎的人,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太陽、星星、月亮,那么,不能發巨大光亮的人,可不可以心里想著“只做一支蠟燭也好”照亮身邊的一圈人,照亮身邊這個社會的角落?
這段話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 )。
A.蠟燭竭盡全力奉獻社會,值得贊揚
B.蠟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值得贊揚
C.只要對他人有利,對社會有利,再小的奉獻也是偉大的
D.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心里裝著他人、裝著社會,就是偉大的
2.分布于不同地方的語言使用者,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生產生活的共同或獨特的經驗。這些經驗或知識體系都凝聚在語言之中。而各個語言群體對自然界的認識分別在不同的方面達到了不同的深度,形成了認識結構的互補分布,共同構成了人類廣播精深的知識體系。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語言促進了各個群體知識體系的分化
B.人類群體通過語言將經驗和知識加以發揚和運用
C.人類知識系統通過不同群體以語言的方式保存和建構
D.人類各群體的經驗和知識體系在深度和廣度上各不相同
3.在英國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孩子沒有理由的嬌寵,犯錯誤的孩子會收到糾正甚至懲罰。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為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
對這段文字的理解不準確的是( )。
A.英國人從不嬌慣孩子
B.英國人經常體罰孩子
C.英國人管孩子時不傷其自尊
D.英國人的法律有管教孩子的條款
4.河北井陘有座山,叫蒼巖山;山上有座廟,叫福慶廟;臨門有副對聯:“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云封。”王維山水詩,據說最得“空寂”神致,但“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山居即事》),還是暴露了“掩柴扉”的人。而“山門不鎖待云封”,好象更有“空山無人,萬物隨緣”的神意。
此段文字主要是要說明( )。
A.王維在古代詩人中并不是最得“空寂”神致的
B.這副對聯的“空寂”神致深受王維詩句的影響
C.這副對聯比王維詩句更具有“空寂”神致
D.對聯的作者是位歸誠佛門、參透神理的詩僧
5.面對繁忙的交通,我們總覺得是無序的,一旦撥云見日,會發現在“混亂”之下依然存在著群體寫作:每一輛車都有其目標,每一個駕駛員都努力避免交通事故,這是個體行為;在路上行駛時,汽車首尾相接,車距狹小但并不碰撞,車距加大時就加速,車距小時就減速,這就是群體協作。如果拒絕協作,馬路將會成為廢銅爛鐵的堆積地,有趣的是,這主要并不是交警指揮的結果,而是每一位駕駛員追求自身目標后的無意結果。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個體行為是群體協作的基礎
B.個體行為與群體協作并不矛盾
C.群體協作是人類社會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D.群體協作是個體實現目標時自然體現的結果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C【解析】根據提問和材料可知,本題屬于隱含主旨的道理推斷題。
材料的連接詞“不是”,“不是”,“可不可以”可以看出后面的內容是重點,同時材料最后用反問句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心里想著做一支蠟“照亮身邊的一圈人,照亮身邊這個社會的角落”,每個人都可以對他人奉獻,C項表述體現了“蠟燭小但仍可發揮有益作用”。
A、B項表述片面,沒有挖掘出文中更深層次的含義,排除;D項有點偏離主題,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C。
2.A【解析】材料前兩句話提到人類的經驗和知識凝聚在語言之中,轉折詞“而”的后面是材料重點,提到人類的認識結構互補分布構成人類廣博精深的知識體系。同義替換答案為A。
3.B【解析】據提問知本題為細節判斷題。B項沒有依據,文中只說“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并不意味著“英國人經常體罰孩子”,所以不準確。從文中第一句可知,英國人對孩子是很嚴格的,不會嬌慣孩子,即使有“嬌慣”也不是沒有理由的,故A正確。從文中“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可知C項正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體罰孩子為“管教孩子”的一部分,故“英國人的法律有管教孩子的條款”,D正確。綜上,正確答案為B。
4.C【解析】此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通過比較王維的詩和山廟的對聯,來襯托對聯的“空寂”禪意更勝一籌,故C項符合題意。文段并沒有比較詩人和對聯作者,故排除A項。B、D項屬于無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到對聯的創作時代和背景,也沒有介紹對聯作者的相關信息,故排除B、D兩項。故正確答案為C。
5.D【解析】據提問“意在”可知此題是隱含主旨題。
材料首先提出觀點,即無序的個體行為中存在著群體協作,接著用冒號進行了舉例方面的解釋說明,最后重新點題,并指出“協作”是個體行為的“無意結果”。材料屬于“提出觀點—解釋說明—重申評價”的“總分總”結構,主要想要表達觀點也就是“總”的部分,即群體協作是個體實現目標時無意的、自然體現的結果。所以D項正確。
AB不是材料想表達的主要內容;C項只說群體協作的重要性,并沒有突出群體協作是個體實現目標的“無意結果”這一重要內容。
故正確答案為D。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