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習題精講21
1.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180°,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看作它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真理。但是,19世紀初,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于180°,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于180°。這說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異的 ②具體的 ③有條件的 ④客觀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下列哪一情形不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
A.國家工作人員甲,將公款借給其弟炒股
B.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甲,以個人名義將公款借給原工作過的國有企業使用
C.某縣工商局長甲,以單位名義將公款借給某公司使用
D.某國有公司總經理甲,擅自決定以本公司名義將公款借給某國有事業單位使用,以安排其子在該單位就業
3.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A.神州六號——嫦娥一號——神州七號——嫦娥二號
B.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攻陷巴士底獄——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
C.日心說——進化論——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
D.中國首顆原子彈——首顆氫彈——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第一顆人造衛星
4.關于《資治通鑒》,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官修編年體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其成書規模僅次于《史記》
B.《資治通鑒》書名的由來,是北宋神宗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而欽賜此名的
C.《資治通鑒》全書294卷,共記載了16個朝代1362年的歷史,歷經19年編纂完成
D.《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是一部名副其實的皇家參考資料
5.下列詩句按其所描寫的季節,分別對應春、夏、秋、冬的一項是( )。
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②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③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④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D【解析】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正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總是在具體的條件下和具體的范圍內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對象、范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些具體規定,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宇宙中沒有抽象真理。籠統地說,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度是不正確的,具體到平面、凹面和凸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同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使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度,必須限定在>“>平面>”>這一條件下。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
2.C【解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一)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三)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其他單位”既包含國有單位,也包含私營單位。因此,選項A、B、D中的情形均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選項C中某縣工商局長甲,以單位名義將公款借給某公司使用,不屬于“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情形。
3.A【解析】英國查理一世上斷頭臺先于法國巴士底獄革命;“進化論”是達爾文在19世紀中葉提出的,晚于牛頓17世紀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是在1965年,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于1967年。故選A。
4.A【解析】《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史記》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規模小于《資治通鑒》。故正確答案為A。
5.A【解析】①句比較簡單,從“半夜鳴蟬”可知是夏季。②句中“霰”是雪珠的意思,詩句說的是,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珠,還以為是昨夜庭院樹枝上開了花。因此②對應的是冬季。③句中“菡萏”指荷花,“翠葉”指荷葉,詩句的意思是荷花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從綠波中吹來,令人憂愁。詩句中含有無窮的悲秋之感,明顯對應的是秋季。④句的意思是,北方的時令偏晚,卻不知道這個時候(南方)早就已經是綠草如茵。由“綠”字可以推測對應的是春季。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