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考雷區(qū):哪部分值高就先做哪部分
很多考生都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行測的題目數(shù)量和資料的分值要高于言語,于是在考場上花大量的時間突破數(shù)量,以致最后根本沒有時間做言語題目,殊不知,現(xiàn)在的言語對于考生而言,至關重要,甚至決定最終能否拿下行測。其實考場上做題的順序是由自己的擅長決定的,并非是分值。由于時間有限,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多做題,多拿分。那么究竟自己擅長那部分內容,也是需要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發(fā)掘的,再通過多次的模擬考試最終確定自己考場上做題的順序。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干和題目字數(shù)很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因此,提高閱讀速度、學會有針對性的閱讀非常關鍵,尤其是片段閱讀部分,逐字逐句閱讀不僅會花費大量時間還得不到分數(shù)。
數(shù)量關系和判斷推理整體來說題目難度不大,但是考生用常規(guī)方法來做題會非常浪費時間。然而掌握一些解題的技巧后就可以節(jié)省大量時間,有些題目甚至可以一眼得出答案。如果一道題用了2分鐘以上還沒有思路,那么考生應該暫時放棄該題。
常識考查范圍也非常廣,復習起來也很麻煩,所以對于這種題型,建議大部分考生放在最后做,以免影響整個考試的發(fā)揮。
資料分析雖然在試卷的最后,但是這部分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不高而且分值不低,所以這部分分數(shù)大家一定要把握住。對于資料分析的題目,考生需要重點培養(yǎng)自己的估算能力和提高對數(shù)字的敏感度。
以上是為大家總結的幾點行測備考“雷區(qū)”,你中槍了嗎?其實行測備考關鍵是要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復習習慣,堅定信念,努力付出。因為在公務員考試中做題技巧運用普遍,幾乎每道題都可以找到對應的解題技巧。但是如果技巧掌握不熟練,考試時反而容易忙中出錯。所以,大家在備考過程中不僅要掌握解題技巧,更要在平時做題時多運用,這樣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