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務員考試鄉鎮崗位為什么大熱?鄉鎮崗位熱門背后的秘密
2019年各地省考狼煙散盡,鄉鎮這一往年名不見經傳的崗位異軍突起,各地鄉鎮崗位一時間成為報名的香餑餑。可以說,今年鄉鎮崗位的大熱史無前例,這對整個公考格局的影響都是深遠而致命的。今年各地省考鄉鎮崗位的大熱是多方面原因交織的結果,從長遠看,這也必將成為以后公考的一個趨勢。
一、鄉鎮部門受改革影響較小。眾所周知,最近幾年各政府單位都在著力推進機構改革,大多數部門的改革目前并未完成。鄉鎮作為我國最基層的行政單位,橫向來看,它在這次改革的浪潮中受到的影響最小,改革的緩沖期也最短。這使得鄉鎮在招錄過程中并沒有受到崗位數量的限制,也不存在編制封凍的影響,在最終的職位表中,鄉鎮也成為了一匹黑馬,獨占半壁江山。
二、考生的報考更加理智。與往年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同,最近幾年的考生在報考職位時更加理智。鄉鎮崗位越來越成為廣大考生最現實的選擇,考生逐漸明白一個道理,入編大于一切,以往考生枉顧個人實力集中“圍剿”市直省直部門的情況得到緩解,更多務實的考生考試著眼于實際,鄉鎮最終成為他們妥協的突破口。更多的考生在個人實力和心儀崗位之間最終找到鄉鎮崗位的平衡。這種成熟理智的報考將成為以后公務員考試的一大趨勢,也倒逼了鄉鎮崗位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三、鄉鎮有著更為寬松的招錄要求。在公務員的報考中一直遵循著這樣一個基本規律,崗位要求越寬松、招錄人數越多,最終的報考人數也會越多。鄉鎮崗位在招錄人數上首屈一指,同時對學歷的要求也較為寬松,更重要的是鄉鎮崗位多為三不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邊緣考生向鄉鎮職位靠攏。
四、家長在報考過程中的考量。在公務員考試推行的這些年中,異地公務員越來越成為大家不遠面對的一個問題,很多考生迫于家長的壓力放棄了異地公務員的想法,轉而將注意力集中于本地的鄉鎮,這在應屆考生中體現的更為直接。應屆考生的報考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家長的影響,其最終妥協的崗位也大多為鄉鎮。
五、鄉鎮以上崗位大幅度縮招。相較于以上幾個客觀原因,鄉鎮以上崗位今年大面積的縮招則來得更為直接。由于各局委改革重組正在進行,整編招錄也就無從談起,鄉鎮以上崗位在今年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縮招,很多考生翻遍了職位表發現并沒有幾個可以報考的崗位。在個別地市甚至鄉鎮崗位一統江山,縣區市直崗位寥寥無幾,最終涌向鄉鎮崗位也是很多考生的無奈之舉。
以上幾點,綜合導致了今年公務員考試中鄉鎮崗位的大熱,也直接加劇了鄉鎮崗位的競爭壓力。但不管怎么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相信實力過硬的大家仍然能夠殺出重圍,成功上岸。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