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你知道公務員考試申論怎么考高分嗎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者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其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
這里所謂的基本能力,不是指你必須具備專業的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那么在考試大綱中,對能力的具體要求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申論考試大綱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正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做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方案或措施。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二、松鼠思維
通過申論考試大綱我們大致了解到,申論主要考查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提出和解決問題以及文字表達這幾個方面的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即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理解資料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則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對資料反映的事件、問題等有進一步思考、理解和剖析的能力;提出和
解決問題能力就是善于提出對策、解決困難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就是運用語言文字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思想、感情的能力。
經過字斟句酌的研究我們發現.大綱中關于能力的具體要求為我們提供了申論作答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指引著我們具體怎樣操作才可以達到這些能力要求
(1)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正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其中,“全面”提醒我們不要遺漏信息點。“正確”“準確”表明作答要以資料為根本,呈現答案時優先用資料中的原詞,完全脫離資料闡述自己的見解是不可取的。這也恰恰體現了申論的“客觀性”,可以說是基本原則。
(2)綜合分析能力—一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做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其中,“分析和歸納”“推斷”是指當資料中某些關鍵信息的表述并不規范或口語化較重,往往體現為以數據、事例的形式呈現時,無法直接摘抄,則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概括。例如,“農民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額也僅有129元;每300~500個農民才有一個醫療床位”。這些數據值較小,通過“僅有”“才有”等字眼,我們就可以把數據概括為:養老金少,醫療床位少。
“評價”一般是指針對資料中的現象或者觀點,表明自己的態度、看法。題目中被評價的內容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具體情況要依據資料做出判斷。
(3)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做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方案或措施。其中,“發現和界定問題,做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方案或措施”明確告訴我們,要找準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例如,對于缺乏法律保障的問題。提出的對策可為健全法律法規;對于電商銷售假貨的問題,提出的對策可為加大打擊和處罰力度、加強市場監管等。
(4)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其中.“說明、陳述、議論”是相對于抒情、描述的寫作方式而言的,更強調文字表達的樸實性,并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準確規范、簡明暢達”是指語言表達避免過分口語化,作答要言簡意賅、通順流暢。
總之,從申論考試大綱中我們看到,申論主要考查的是讀懂資料、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再用通順、簡潔的語言組織答案的能力。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