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像司機,既要懂技術,還要判方向,將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
對公務員有個形象比喻:老百姓像是坐車的人,而公務員則像司機,既要懂技術,還得認路,判斷方向,將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別掉溝里。
從上面這個比喻,我們可以了解到作為公務員的責任重要,其言行影響帶有社會性。這個比喻帶有很大的信息量:一是說明了你服務的對象是群眾;二是要求專業知識(技術);三是思想覺悟要高,方向不能偏;四是公務員是在群眾中工作,所以言行的影響都具有社會性,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五是要清醒地認識了解自己優缺點、了解自己的工作狀態。這幾方面體現了一個公務員的基本要求;公務員的面試題目大多也是圍繞這些方面設置,從不同的點考察考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下面我們結合有關題目來聊聊這幾個方面:
比喻的“認路”:體現了你的思想方向不能錯,這個錯了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方向是服務于群眾,思想覺悟要高。工作方向是圍繞群眾,而不是圍繞自我。
專業技能:將公務員比作司機,要懂技術。這要求我們在參加公務員面試前,要儲備好與崗位要求的技能,仔細思考一下還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補充。
在公務員面試中不要學套路,不要模仿任何人的答題模式,而是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再結合自己的特點,將自己的長處充分發揮出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別人說一,你就說一,別人答二、你答二。
一個人判斷自己比判斷別人要難得多,首先認識自己的思想方向,其次判判斷自己的能力。只有我們意識到、判斷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我們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局限,找到局限才能更好的彌補,彌補上局限,才能找到自信的根源。如下面的問題就不能只看別人而不查自己。
問題:假如領導派你和一個有矛盾的同志一起出差,你如何處理?
要點:有矛盾,就說明是雙方的,如果是一個人,就不存在矛盾。所以要先從認識自己開始,如果我們一味地談對方的不對、一味的談對方怎么樣,那么自我認識就不到位了。
以一種客觀的態度,不帶個人情緒的態度看問題,也許就會發現原先自認為十分得意的想法并不完全正確,原先的看法和觀點可能只是一個事物的另一側面,雙方原來在許多方面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在處理矛盾問題上要有一種寬容的態度、換位思考、才有利于團結。
問題:你是新上任的副鎮長,給下屬安排工作,在會上同時有幾個下屬提出理由不能執行,使你很難堪你該怎么辦?”
要點:遇到這種情況,先虛心聽取不同意見,再回頭認識自己,判斷你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通過認真調查和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后而作的安排;認真調查下屬不執行理由、反映的問題根源所在,不要只用手中的權力解決,而要先從思想上認識,判斷你的安排是否可行。如下屬所提問題確實有道理,可暫不實行,切忌強調面子,一時沖動,一棍子打死,這是正確對待群眾意見的大問題。因為你安排的工作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下屬不是為你一個人工作,你和你的下屬都是在服務于群眾,所以要正確認識手中的權力,要認清你工作的方向對不對。
問題:“作為副職,你認為自己的建議是正確的,提出后卻不被采納,面對這種情況,你如何處理?”
要點:認識自我,明確思路:一要出以公心,冷靜對待;二要全面分析自己的建議,是否真的可行,切實可行,則可以向主要領導進一步反映陳述;將自己的觀點逐層展開,增加陳述的邏輯性, 陳述后仍得不到贊同和支持,你有可保留意見的權利。
在公務員面試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你是公交司機,上面做的是群眾,他們是你服務的對象,一切都要圍繞他們的利益出發,時刻不忘公務員的責任,而不是“公務員”三個字。要想考上公務員,先得從認識自己開始,認識自己是最難的一步,認識自己、判斷自己要比判斷別人難得多,因為自我行為和自我意識很多是主觀發出的。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