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講4
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暫未公布,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預計2020年4月報名,5月筆試。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接下來完成1--5題!
1.幾個誠實的商人合開了一個店鋪,等到賺得許多錢財,他們便停業分錢分物。但分紅哪能不吵架?他們為錢為物吵得一塌糊涂。這時他們的房子著火了,但他們仍在為錢爭論。他們爭吵得忘了房子已經起火,以至全都被火焰吞沒燒死,連同他們的財物。
從文中可以得出的道理是( )。
A.不可利令智昏
B.不可顧了芝麻丟了西瓜
C.和氣才能生財
D.誠實才能生財
2.科學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要經過艱苦曲折的過程。常常有這樣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資料的差異,認識方法的不同,就會出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情況,以致引起學術上的論爭。因此,有作為的科學工作者都把反對的意見看作對自己莫大的幫助,把對自己的批評當作珍貴的友誼。正如李四光所說:“沒有什么東西比對我的論題的坦白的批評,更能使我感到激勵。”歌德也說過:“我們贊同的東西使我們處之泰然。我們反對的東西才使我們的思想獲得豐產。”這都是因為,贊同的意見未必正確,反對的意見未必錯誤,退一步說,即使錯誤的反對意見,對自己的科學研究也是很有好處的。
下面對這段文字的論點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科學就是探求真理
B.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要經過艱苦曲折的過程
C.有作為的科學工作者都懂得反對意見的重要性
D.贊同的意見未必正確,反對的意見未必錯誤
3.中國學術歷來輕“術”。經濟學、金融學都是太低級的“術”,所以,它們往往被忽略。遺憾的是,時下的儒家研究學者還是不能走出用文化來談文化的圈子,特別是以儒家文化來評價儒家文化,其結論當然不會是別的,用“四書五經”來看“四書五經”,只能是越看越美。如果脫離傳統儒家社會的實踐現實,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別是經濟成因),那么得出“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這樣的認識就不奇怪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中國文化研究缺少經濟成因分析
B.傳統中國學術歷來看輕經濟學科的價值
C.“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輕率荒謬
D.當代儒家研究學者依然沒有走出輕“術”的窠臼
4.在充滿著復雜流動性的轉型中國,小說家對時代的整體性把握將越來越不可能,任何想從整體上對時代命名的企圖和沖動將不得不最終淪為可笑的堂.吉珂德。但是這也給寫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既然把握大的時代已經不可能,那么就可以仔細打量將那些被大時代所遮蔽的現代人生活中的小,讓文學真正回到它的本源-----文學是人學,文學應關注個體在此岸世界的存在,關注那些與個體生命存在有關的尊嚴、自由及其異化問題,關注與真誠、美好、焦慮、敬畏等與文學和人有關的基本問題。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文學創作:
A.路應從整體轉為個體
B.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C.本源于個體生命有關
D.題材應趨向多元化
5.據介紹,這批回歸的文物包括三尊佛頭、兩尊菩薩頭、一尊天王頭像、一尊飛天造像。其中有兩尊造像已在龍門石窟找到了準確位置,即北魏古陽洞高樹龕釋尊佛頭和唐代火頂洞左脅侍觀音菩薩頭像,造像均能與現在的龍門石窟殘像身首合璧。
這段文字中,照應“準確位置”的詞語是( )。
A.身首合璧
B.北魏古陽洞和唐代火頂洞
C.龍門石窟
D.龍門石窟殘像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A【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可知考查隱含主旨。材料講了商人因為分紅而吵架,進而失去理智連房子著火了也不顧,最后失去財產的故事。由此可知,商人因利欲而失去理智。進一步引申為“不可利令智昏”,故正確答案為A。
C、D項未抓住材料重點。“顧了芝麻丟了西瓜”指的是大小兩種事物的得失,材料里前后指的都是店鋪的財物的得失,故B項不符合。
2.C【解析】根據提問方式及選項可知考查表面主旨。材料通過總結詞“因此”引出材料主旨句“有作為的科學工作者都把反對的意見看作對自己莫大的幫助”,其后通過舉例正面加強觀點。整段材料構成“陳述鋪墊——提出觀點——舉例論證”的分——總——分結構。總的部分是材料的論點,即“有作為的科學工作者都懂得反對意見的重要性”。故正確答案為C。
A、B、D項未抓住材料重點。
3.A【解析】據提問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
文段重點在最后一句,即之所以會得出“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認識,是因為中國學術歷來輕“術”,文化研究從來缺少經濟成因分析。A項準確地概括了文段的內容。
B項“經濟學科”范圍太小,文段講的是文化產生的經濟背景,而非經濟這個“學科”,故排除。C項錯在文段說的是為何會得出“以中華文明整合世界”的認識,而非批判這一認識的輕率荒謬,故而排除。D項僅指出了現在的狀態,且沒有明確指出“經濟成因”這個“術”的內涵,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
4.A【解析】文段通過轉折關聯詞“但是”引出了重點,即文學創作應該有新的思路,讓文學回到現代人生活中的小,即個體的存在,也就是說,作者的意圖在于轉變創作思路,從大的時代回歸到小的個體,A項符合此意,故本題選A。
5.A【解析】此題為細節判斷題。
既然是“準確位置”,那么就不會有差錯,之所以能這么肯定,是因為造像均能與現在的龍門石窟殘像“身首合璧”,“身首合璧”是文中“準確”一詞的有力依據,A正確。
B、C、D都太空泛,不能給“準確”一詞提供有力的依據。故正確答案為A。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