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月薪4千與月薪1萬,他們真實的差距根本不是錢,而是這個
一個公務員工資4000,一個公務員工資10000,那他們的工資收入差距是1.45倍左右嗎?
從表面來看,確實1萬塊錢工資比4千塊錢工資多出1.45倍左右。可是對于公務員來說,真實的差距可能就要超過10倍以上了。
目前能拿到10000工資的公務員基本上都是在沿海發達地區,那么這群公務員除了工資收入之外,還會得到其他什么呢?
1、會接觸到最先進的工作理念
2、會有最先進的工作方法
3、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人脈資源。
而4000塊公務員表面上可以享受生活,但是對于未來的發展,這個工資卻無能為力。
5年以后,分別拿4000塊工資與拿10000塊工資的兩位公務員差距就會凸顯。這種差距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這就是這就是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現在這個世界不也是按照這個邏輯再發展下去嗎?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就像在發達地區工作的公務員一樣,累加的工作經驗,完全可以幫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幫助。
所以看起來月薪4千和月薪1萬只有1.45倍左右的差距,而他們的背后早就有了一個放大鏡,不斷擴大他們的差距。
不過,這種巨大的優勢,必須借助于外部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那這種外部力量用公務員行為特征就是——遴選。
公務員遴選機制,就是打破公務員晉升的常規動作,讓有突出才能的公務員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想有機會被遴選,一定是這個地區特別需要的人才。
而對當前來說,對于西部省份最缺的人才是什么?自然就是發展經濟,如何跟上互聯網時代發展新興產業、如何做到產業結構調整,如何進行招商引資?
這些從內部提拔是解決不了的,只能通過引進東南沿海發達省市的優秀人才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沿海發達地區鍛煉與錘煉的人才剛好符合這些要求。一旦遴選成功,是不是發揮自身才能的平臺就更大了。
這也是這幾年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城市市委書記上調到西北、東北擔任副省長、省長甚至是省委書記。
作為基層的沿海公務員,自然也有機會被提拔,遴選成功之后,就走上了仕途。所以總結下來:工資10000萬以上的公務員比工資4000的公務員以后的差距在于:
1、仕途更寬廣
2、抱負更容易實現
3、人生價值更容易滿足
4、福利待遇會更好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