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好崗位?走好這幾步可增加上岸率
一大波公務員職位又即將襲來。按照慣例,國家公務員考試即將于10月啟動報名,同時,實行兩次公務員招考的北京、上海、四川、遼寧等地據悉也將在10月發布招考公告啟動報名。大家都知道,在發布招考公告的時候,會同步發布招錄的崗位表,在這浩如煙海的職位中,怎么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好崗位呢?是不是條件限制越少、人數招錄越多的就是好崗位呢?顯然不是。當然,小編所指的好崗位并不一定就是所有招考崗位中區域、層級、待遇最好的崗位,而是指適合自己,和自己專業、能力、興趣等相符,上岸幾率相對較高的崗位。現在,就讓小編帶起去看一看,要選出適合自己報考的好崗位要分哪幾步。
第一步,認真分析職位
招考公告發布后,考生要對職位表認真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職位表里都會標注招錄單位、職位名稱、職位簡介、招考人數、招錄對象、學歷專業等多個方面,要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崗位分析,初步掌握哪些單位招考,要什么條件,自己大致符合哪些崗位等。同時,還要了解幾個方面情況。一是單位性質,很多考生不注意這點,以為公務員招考全是公務員崗位,其實不然,里面也有參公單位(實際是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他們是有區別的。二是工作地點,很多崗位會注明在基層工作,而不是在本部工作,比如國考中,很多單位招的垂直管理地方的人員,考上后不一定是在北京工作,可能是在邊遠的縣工作。三是特別要求,有的招考單位有一些特別要求也要清楚,有的會注明要經常出差、要去國外工作一段時間等,這些都是需要弄清楚的。
第二步,分層進行篩選
在正式報考前,要對崗位進行分步篩選。重點根據本人學歷、專業、政治面貌等情況進行篩選。首先篩選出自己能報名的崗位,這一步千萬不能整錯,對學歷、專業、其他條件等務必清楚,不然后面的一切都可能是無用功,自己把握不準的,最好咨詢下公務員招錄機構和報考的單位,以前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都考上準備入職了,才發現專業不符被取消錄用。其次篩選出自己適合的崗位,根據自己的專業、愛好、能力以及工作地域、單位性質等情況,從能報考單位中篩選自己適合的崗位。最后篩選出上岸幾率高的崗位,崗位再好,最后不能考上有什么用?這一步主要要根據職位要求的工作經驗、相關資格、政治面貌等,比對自身條件,限制條件越多而自己又符合的崗位,才是上岸率最高的崗位,同時,一般地域越偏、越基層或者專業要求越冷的崗位上岸率也比較高。
第三步,隨時調整策略
注意招考動向也是廣大考生容易忽略的,一旦報名之后什么都不管。考生篩選出符合自己的崗位后,還要留意符合條件的崗位招錄人數變化和實時報名人數,是否有取消崗位或名額,這些都是可以查詢的,要隨時關注。最好不要一開始就報名,可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準備報考的崗位報名人數是否太多,競爭是否太大,如發現競爭太大的,適時調整策略,報考另外的崗位,這樣可以大大增加公考的成功率。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梳理的公務員報考步驟,以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畢竟是想要長期從事甚至終其一生的職業,千萬不能隨意對待,最后,預祝大家在公考中取得好成績,考上心儀的崗位。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