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科員提拔到事業編副科,風險大嗎?
年輕人考公務員,當然是因為理想抱負,同時也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語境下,大家也是比較在意編制的。作為普通人,看重編制,無可厚非。
但是,由于不少年輕人包括自己的家長,并不了解體制內規則,要把編制的一些情況和大家說一說。
第一,通過省考到單位報到了,就是公務員了嗎?
這里就要注意公務員身份登記的問題。
一般來說,國考都沒啥問題,進了國家部委,操作都是比較規范的。
有的年輕人參加了省考,考進了縣、鄉,或者有的考的是異地,有的時候會遇到比較復雜的情況。
曾經有個年輕人,考到了一個城市,但他是異地,他明明考的是公務員考試,過了兩年,他發現自己身份并非公務員編制。按照他的說法,是他報到的時候,被勸告公務員編制與其他編制區別不大,他當時似乎是模棱兩可的同意入編其他編制了。等他在單位呆了兩年,他想轉回公務員編制,但這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還有的情況,考了省考,到了單位,好久沒有進行公務員登記。這些情況的發生,一般都是在基層。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你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公務員身份。這就涉及到不少問題,比如你就不屬于公車改革的范疇,公務員遴選考試,你是沒資格報名的。等等。
第二,公務員科員,提拔到事業編副科,風險大嗎?
籠統的說,都是公家人。但是,公務員編、事業編這個差別還是有的。無論是從車補、還是從待遇,還是從職業發展來說。
但是,有的單位可能暫時沒有公務員編職數了,只有事業編職數,這時候領導要提拔你,你本來是公務員編,要到事業編副科。有的年輕人遇到這種情況比較迷茫,去還是不去?這畢竟是領導的重視,提拔副科了,但是這個副科不是公務員編副科,是事業編副科。
在基層,事業編和行政編的門檻并不是絕對的,有的時候也未必很高。我們看到,有的同志具備了一定的條件,事業編轉公務員了。
今天就有學員問我這樣的職業規劃咨詢,要不要從公務員科員到事業編副科崗位上?
這個首先要看年齡,年齡如果比較大的朋友,可能會求穩,年輕同志反正機會多,但是也要有思想準備,就是想再轉回來,未必如你自己預期的那么快和順利。或者,根據各方面的實際需要,可能要長久呆在事業編,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 從公務員科員,調動到事業編科員,值嗎?
有的人可能以為異地、兩地分居等原因,急于找到新單位,但是萬事都沒有完美的,自己本來公務員編制,好不容易找到了個調動機會,但需要身份調整為事業編,怎么取舍?
這里涉及到許多實際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總體來說,如果不是年齡比較大感覺自己不好找新機會了,如果不是新單位所在城市能級比較高,一般要慎重。
第四, 在具有改革試驗區性質的單位工作,所有人放下編制,保險嗎?
有的地區改革理念比較超前,實行的是帶有一定市場化、企業化運營管理的模式。比如有的地方的開發區管委會。它實行所謂的聘任制,英雄不問出處,不管你原來是啥編制,包括沒編制。你如果原來是公務員編,把編制放檔案里封存就是了。
一般來說,這種模式下的人員,工資比較高。因為實行這種機制的地方,理念超前,經濟相對發達。但是,往往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工資高,也就意味著你要放棄一些其他方面。總的來說,它和外部單位的流動還是相對低頻。
如果你是有政治抱負的年輕人,也不要在意一時的工資和待遇。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