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都有這些共同點,普通公務員晉升難難難!
隨著考公人數逐年增加,成為公務員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成功上岸的人不光優秀,還很幸運。那么上岸后,從一個普通公務員到正處級領導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先給不了解正處級這一概念的同學簡單科普一下。
正處級是一般縣處級正職:包括各縣的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縣政協主席。另外地級市各局(比如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等)的局長,還有在中央、省各直屬單位里也有處長職位設置。調研員也是正處級。
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解答。
能力有多強,前途就有多寬廣,是否真的優秀很關鍵
個人能力是升職的決定性因素。通過招考錄用的公務員,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應該都是很優秀的。但是真正進入工作環境后,個人的學識水平實際上只是一個方面而己,并不見得招考錄用的公務員都能順利地晉升上去。
機關工作對一個人能力的要求是綜合性的、全面的,即有文字能力、專業知識的要求,也有團結同志、協調工作能力的要求,更有個人道德素質、為人處世態度方面的要求。
完全可以說,做人是第一位的,業務能力是基礎性的,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等等也都是必須的。個人綜合素質越高,越為領導和同事們所肯定和公認,肯定晉升的空間越大。
錄用單位的層次規格很關鍵,平臺決定你的高度
想從普通公務員達到正處級,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提拔任用,但概率較小。另一條是靠新《公務員法》的“職級并行”制度,省級以上的單位相對概率較大。
在國家部委,正處級職務的人員只是個干很具體工作的小頭目,其上面還有司局級領導和部長們;到了省一級,正處級職務是中層領導了,上面僅有的婆婆們是廳局長;到地級市,正處級是有職有權的局長、處長們,是一方諸侯了;到了縣一級,正處級就是呼風喚雨、一言九鼎的真正的決策者了。
所以,要準備在公務員隊伍中晉升個職務,混個名堂,越往高層可能性越大,越往低層可能性越小。
所以,只要你足夠優秀,供職的機構層次越高,獲得正處級職務的可能性越大。這個結論,對所有層次公務員都毫無例外適用。
其實絕大部分正處級干部,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其中很多人的父輩都是農民,毫無家庭助力可言。但是他們依舊從一無所有爬上了高位。在他們身上,有幾個比較明顯的共同點:
第一,他們大多都有一定文字功底。
這是立身體制之本,沒有文字基礎當然也有機會,但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得到的機會相對會更多。如若進體制,深耕文字是關鍵。
第二,他們大多專注且有較強的意志力。
很多人往往看到領導風光的一面,那只是他們上位后很多工作由別人代勞罷了,在此之前,他們一樣經歷過加班,付出過無數個日日夜夜,且都咬牙堅持下來,只是我們不曾見過而已。
第三,他們大多情商較高。
沒有背景,就要創造背景;沒有關系,就要發展關系。這就需要察言觀色,審時度勢,努力做到左右逢源。沒有一定的情商,是做不到的。
但是,就算是從基層開始,只要足夠努力,懂得經營,有較大的平臺,走上一定位置不是夢。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