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出身的公務員晉升正處級的可能有多大?這些因素不可少
近年來考公務員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想要通過公考進入體制內工作。從應屆大學生畢業生到研究生都紛紛加入了公考行列,其中也不乏已經工作了好幾年的人。報考公務員的火熱程度每年都能登上媒體的頭版,有些崗位的報考人數和招錄的比例為幾千比一,難度堪比高考上985。
公務員的職別一共有二十七級,分別與十二個職務相對稱。最低級的是辦事員,位列27級,不過辦事員這個職務比較少,進去就是科員了。想要從最低級爬上最高級,一般人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達不到。

一般家庭出身的公務員有多少呢?我們來看一看一組數據,2012年早些時候,人社部下屬的國家公務員局就曾發布數據稱:中央機關新錄公務員逾八成來自普通家庭;其中2011年度為87.1%,2010年度為93.4%,而2012年度報考中央機關公務員的考生來自普通家庭的占總人數比例超過82.3%。
從2012年以后,國家公務員局就再也沒有公布過關于公務員家庭構成的數據,所以這組數據是目前來說最新也是最官方的數據。據人社部5月30日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6.7萬人。當然716.7萬人只是狹義的公務員,如果算上機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人數,我國公務員的人數達到5000萬。

這么大的數量,再加上如果不是犯了重大錯誤是不能辭退公務員的,每年自然的流失是很少的,所以說公務員的隊伍在不斷的壯大。人數這么多,想要上升有多難可想而知。
按照《關于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的意見》晉升科員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25級;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級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23級;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級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20級;晉升副處須任正科級或鄉科級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19級;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17級。

這是基層人員的晉升制度,想要當上一個正處級干部也是不容易啊。當然了如果你的起點夠高,晉升正處級干部也不是什么難事。晉升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副主任科員,定為二十四級;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主任科員,定為二十二級。
此外新錄用的公務員試用期滿考核合格后,根據本人學歷、資歷和你報考的單位有關。如果你能力很厲害,直接考入了中央部委,可能兩三年就到了正處級,不過在中央正處級干部不算是干部,因為上面比你等級比你高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說報哪個地方的公務員會直接決定了你這輩子的職務,報鄉鎮的公務員晉升到正處級也算是熬出頭了,到了中央正處級也只是起點而已。

公務員的晉升同樣也和個人能力有關,有能力的人去到哪里都會閃光。很多人考上了公務員心態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工作太穩定,太安逸了就喪失了緊迫感,整個人變得慵懶起來,沒有了拼勁,晉升也就只能是遙遙無期。
公務員晉升也是有“捷徑可走”的。每年的選調生和三支一扶出來的都是重點考察的人選,晉升和提拔也都是先從這些人中任選。應屆畢業生可以從選調生開始做起,去到基層磨練兩年。
點擊分享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