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系統公車改革后,能像公務員一樣拿車補嗎?
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公務員的公車改革,已經完成了。在公務員系統公車改革完成之后,除了一部分有資格配置公車、且選擇了配置公車的領導干部,公務員系統中的大多數普通公務員,都已經領到了車補。車補的額度,最低級別的公務員,也能領至少500元一個月。在一部分省市區,一名主任科員,一個月的車補是750元。如果是廳級干部,車補最高可以拿到1950元。這就意味著,通過公車改革,大多數公務員的收入增加了,錢袋子更殷實了。
公務員系統進行公車改革之后,事業單位也迎來了公車改革。教師系統作為事業單位中一個很大的群體,同樣也在進行公車改革。很多基層教師非常關心的是,教師系統進行公車改革之后,能不能像身邊的公務員朋友一樣,每個月都領車補呢?答案可能要讓很多教師朋友失望了。教師隊伍的車改,多數情況下,導向是實報實銷,并不會人人發車補。
為什么公務員系統公車改革之后,就能給每位公務員發車補,到教師隊伍這里,就行不通呢?很多教師朋友對此不理解,但其實,這僅僅是對公務員車改的一種誤解。公務員機關,為什么要開展公車改革?就是因為實施公車改革之前,公務員機關在車輛的使用管理上的開銷太大。在車改之前,很多公務員機關,不僅一把手有專車,甚至只要是領導干部,人人配專車,每輛公車都會配一個駕駛員,一年到頭下來,在養護車輛上的開支,實在是一筆太大的開銷,因而,迫不得已才進行了車改。
公務員車改之后,雖然說,那些沒有選擇配車的領導干部和普通公務員,每個月都能拿車補。可是,從此以后,他們在同城范圍內開會、送文件,涉及的打車費用,需要自行承擔,國家不再給予報銷。也就是說,他們拿到的車補,其中一部分還會花出去。
為什么教師系統乃至事業單位車改,不參照公務員機關來實施呢?原因在于,事業單位尤其是教師隊伍,涉及到的公務用車本身非常少。在車改之前,幾乎所有的公務員機關都配有公車。但是,中小學在車改之前,配置公車的情況非常少,使用公車的情況也非常少。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目前多地出臺的教師系統公車改革,都采取實報實銷的辦法來解決。對此,你怎么看?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