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即將公考的考生:對公務員的三個認識誤區,你中招了嗎?
近幾年,公務員考試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熱度,一直被大家視為“鐵飯碗”“金飯碗”,被視為好工作的代名詞。只要一有人說公務員的辛苦、公務員的不好,大家就覺得是公務員自己在為自己辯護,甚至用一句“你不干我來”給懟回去。但公務員真的有那么好嗎?大家對公務員的認識,很多都停留在以訛傳訛、口口相傳上,對公務員的認識確實是有一些誤區的。我們去看一看,究竟有哪些誤區呢?看看你中招了嗎?
第一,公務員的灰色收入多。
很多人都知道公務員收入并不高,但是大家普遍認為公務員有很多灰色收入。其實,隨著公務員實行陽光工資,隨著各級對津補貼的清理越來越嚴的情況下,特別是隨著巡視巡察的深入,公務員的收入已經比較規范了,沒有規定可以發的補貼,一律不允許發,而發放補貼的規定,一般由省級制定。公務員除有一筆年終獎和一定的工會福利(每年不超過2000)之外,是沒有其他收入的,當然,膽大有機會的有公務員腐敗收入除外,但畢竟是個別現象,不是普遍收入。總體來說,公務員的工資和其他行業橫向比較處于不高也不低的狀態,如果要用一個人的工資待遇去養活一家人,顯然是不行的。
第二,公務員權力大便利多。
確實,公務員因為生活在體制內,對于各種的情況是比較熟悉的,所以辦起事兒來,是很有一些便利的。但是,公務員如果要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者影響去插手很多的事情,比如企業的經營、相關的審批、法院判決等,其實也是不行的,或者說至少是那些普通的公務員無法辦到。而大家知道,在體制內普通的公務員占多數,領導畢竟是少數,而且這樣做的風險也很大,在現階段監督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嚴密的情況下,在制度的籠子扎得越來越緊密的情況下,權力腐敗的后果是比較嚴重的,沒有人敢隨便伸手。
第三,公務員很輕松很悠閑。
很多人認為公務員工作狀態就是“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不否認這樣的狀態在部分公務員身上確實有體現,甚至每個單位都有這樣的公務員。但公務員特別是基層的公務員,其實是非常辛苦的。比如鄉鎮公務員,可以說是什么事都要干:經濟發展、項目建設、招商引資、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等等,經常處于5+2白加黑的工作狀態,加班之后還沒有加班費。還有警察、辦公室工作人員這些崗位都是非常辛苦的。當然,越到上層公務員專業化程度越高,相對比較輕松。所以,大家還是不要帶著太多的有色眼鏡去看公務員,其實公務員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職業,根本不是一種理想。
第四,端上飯碗可混吃等死。
很多人都說,公務員是鐵飯碗,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就可以呆一輩子。確實得承認,公務員的績效考核和選人用人機制都存在不少問題。但如果公務員隊伍中出現普遍的“混吃等死”現象,還要保持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可能嗎?那些看起來優哉游哉的人,無非是提拔無望、競爭出局、年齡到點的人,年輕的時候誰沒有努力過?況且,現在對公務員隊伍不作為、懶政怠政治理越來越嚴,逐步會完善淘汰機制,公務員可能也不再是大家心中的“鐵飯碗”。
所以,公務員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進入體制內就可以混吃等死。希望各位考生端正心態,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參加公考,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免得耽誤了自己的前途。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