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和事業單位,公務員作比較,三處“不一樣”!
在國企工作的人,常常聽他們談自己的薪酬待遇。有人說扣除五險一金最多10萬一年,有人說工作6年了還是普通員工,但是年薪已經到了30萬。可以說不同的單位,不同工作年限和地區工資不同。提到國企,很多人都豎起大拇指,因為國企普遍招應屆生,畢業后就能為企業所用,很多工作雖然比較基礎,但待遇不錯。國企就是很多人的目標,工作穩定,待遇還特別好,可謂是“鐵飯碗”工作。
而總有些人把國企和事業單位,公務員作比較。其實他們有三大不同,導致的區別還是很大的。筆者總結三處“不一樣”。
經費來源不一樣
公務員,國家財政全額負擔;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國企單位理論上與國家財政無關。
待遇、地位不一樣
一般來說,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公務員地位最高、待遇最好,這里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其次是事業單位,最后是國企單位。
職能職責不同
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
而事業單位是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職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
企業編制算是體制外的。
雖然這樣比較起來,國企好像不如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但從薪酬待遇上來看,國企員工還是很富有的。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