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沒了!這幾類人馬上取消編制!網友:干得好
直到現在,很多人找工作的時候都會想要去一些比較穩定的單位,比如公務員、教師、以及其他事業單位或是國企。總而言之,只要是帶編制的工作一般都不愁招人。

相關文章
但是現在,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在加強力度不斷推進,對事業單位進行了分類。2020年以后,有的事業單位將會成為過去式,同時,這些單位的員工也就不再享受相應的待遇了。
有的人,之前還是穩穩當當的公務員,但是在改革完成之后,大家的出路會變得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很多人的“鐵飯碗”——碎了。
根據國家最近的部署來看,我們國家的事業單位在明年,也就是2020年將會完成改革。也就是說在今年最后幾十天里,事業單位的改革工作即將全部完成。
前段時間,財政部官方網站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通知中指出,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這一消息的發出,提醒我們距離事業單位改制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目前事業單位分三類:
一類是承擔行政職能的,
二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
三是從事公益服務的。
那么,改革后人員將去向何方?根據不同的類別將有不同的去向和安排:
1.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未來或轉為公務員或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
1.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人員未來或轉為公務員或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
1)對于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如果調整為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其人員可轉為公務員,但編制不得突破政府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
2)對于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如果將屬于政府的職能劃歸行政機構后,任務不足的事業單位予以撤銷或并入其他事業單位,其人員也隨之分流。
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人員
對于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2020年前將全部轉企改制。轉制單位注銷事業單位法人,核銷事業編制!
在職職工也會轉為簽訂勞動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業單位聘用合同。
3.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人員
公益類事業單位是大頭,是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這類事業單位情況比較復雜,需要區分情況、精準施策。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和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差異較大,基本功能不同,服務對象不同,運行機制不同,面臨的問題不同,改革重點也不同,需要區分情況實施不同的改革舉措。
國家已明確:今后高校和公立醫院會取消事業編制,但保留事業單位的性質,未來高校和公立醫院將實行全員合同聘用制。
相信從今以后,事業單位能夠真正成為干事業的地方。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