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學會學好做好歸納概括題
歸納概括題目是申論考試中相對簡單的題目,但是呢?要想拿高分還是比較難得。這就需要我們挖掘為什么會失分,原因到底在于什么?然后才能針對核心問題改正。我們發現考生在作答歸納概括題得分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內容不全面;概括不夠精煉;作答邏輯混亂等。接下來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做出細致的分析講解:
相關文章
一、把握閱讀方法破解要點不全
申論都是采點給分,有的考生回答不夠全面,沒有得分點,分數自然就下來了。考生要多從自身身上找原因,做到在字數允許范圍內多些要點。確切的說要運用好閱讀方法。一方面要對要點提示詞保持敏感度,問題詞、原因詞、影響詞、對策詞、總結性詞匯、表強調的詞匯等,通過這些詞匯提示發現答案要點;另一方面要懂得運用關聯詞,比如并列詞和遞進詞能提示我們要點的個數和位置;轉折詞重點強調轉折詞之后的內容,所以發現材料中的轉折詞之后要重點關注轉折詞之后的內容,查看是否有與題干相關的要點。
二、把握材料類型做到精煉概括
申論的一大作答原則是答案都在材料中。歸根結底是我們要概括材料中的重點內容,而且歸納概括題的字數要求比較少,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精煉概括的能力呢?一般來講,對于理論型總結性比較強的材料只抄關鍵詞即可,對于數據型材料要認識到數據本身不是答案要點,需要觀察數據前后的總結性句子,或者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得出答案要點。對于現在考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的案例型材料,這塊需重點加強訓練,比如2020國考市地試題第一題:根據“給定資料1”,請你談談老馬是怎樣“當好基層這根‘繡花針’”的。(10分)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00字。這個材料可不好抄,材料表述案例化,口語化,要點多且雜亂。不再是僅僅打點,更加展現“綜合概括”特色。針對這種看著簡單做著難得案例材料,大家要根據案例要素(主體、處境、做法、結果、啟示)梳理,根據題干問法挖掘答案。
三、以總分結構梳理作答邏輯
參考答案示例一:主要是:行人亂“闖紅燈”,人齊了就走,不看紅綠燈。出現假冒偽劣產品,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走關系的比較多,喜歡走后門,不按照正常程序辦事,習慣于走關系、找熟人。外出游玩時候 不守時、大聲喧嘩等,不顧形象現象廣泛存在。人與人之間冷漠,別人除了問題不去幫扶,反而在旁邊看,老人倒了沒人扶等;網絡暴力事件廣泛存在,亂罵人,發泄自己的情緒,不體諒他人。
參考答案示例二:“中國式無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不遵守交通規則。“闖紅燈”現象較為普遍,湊夠一撮人就可以過馬路,交通秩序受到干擾。二、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經營者不遵守規矩,缺乏誠信意識。三、潛規則盛行。 人們遇事容易尋求“潛規則”,習慣于走關系、找熟人,用關系壓倒規則、只講結果“成功學”泛濫。四、出游缺乏秩序。 不守時、大聲喧嘩等,影響中國游客形象。五、存在冷漠和看客心態。 人與人之間冷漠,見義不為。六、網絡空間無序。 語言暴力充斥空間,破壞網絡生態。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呈現答案時按照總分結構來書寫,更加清晰,能讓閱卷者短時間內鎖定要點,才能拿高分。
說白了,歸納概括的本質是梳理材料關鍵詞,歸根結底是在理解題干的基礎之上從材料中找與概括對象相關要點,按照總分邏輯呈現答案。以上是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專家給大家的一些建議,希望對我們考生能有一些幫助。“見多識廣”,只要我們把握本質,提升閱讀材料能力,那么無論考試題型怎么變化,我們依然能夠沉著應對。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