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講28
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9日9時—12月25日17時,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2月23日。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相關文章
接下來完成1--5題!
1.李廣是西漢名將,號稱飛將軍。關于他射石一事見于《史記》,現抄錄如下:“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雖然都是全力而為結果卻大不一樣,這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李廣開始誤把石頭當成老虎,由于關系到生死,體內的潛能全部被激發出來,所以他能把箭射入石頭中,待到他弄清那只是一塊石頭而不是老虎后,心態已經發生變化,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用力,但射出的箭“終不能復入石矣”。
這段話告訴我們( )。
A.人的潛能是無窮的
B.李廣把箭射入石頭是僥幸
C.只要努力沒有辦不成的事
D.激發潛能有利于取得更大的成就
2.“微創新”,這個概念正在成為中國企業嘗試的新方向。今天的技術革新在很多時候已經不再是顛覆性的更新換代,任何針對用戶體驗的微小改變,都可能引爆整個市場。微博就可以看作是在博客基礎上的微創新,用140個字拉低了用戶門檻,迅速引發了全民微博潮。對于習慣了模仿的企業來說,如何不讓微創新成為“山寨”的代名詞,是問題的關鍵,特別是在互聯網領域,像團購這樣的一窩峰現象屢見不鮮,然而其中很難看到“微創新”在發揮作用。
這段文字用“團購”來說明( )。
A.盲目從眾的現象
B.更新換代的趨勢
C.復制與模仿的作法
D.集體相約采購的行為
3.鯊魚是海中的恐怖殺手,表皮多呈單調的灰色。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在潛近獵物時,不容易被發現的一種保護色,但事實不然。動物的體色有多種功能,除了掩護(保護)自己外,還有向同類異性炫耀的作用。鯊魚的眼睛跟多數魚類一樣,有一顯著的不同點是,它的視網膜上只有分辨明暗的桿狀細胞,任何東西在它們的眼中只是不同層次的“灰色”而已。因此,即使有了繽紛多彩的體色,然在異性眼中也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進化上的一種“消費”。所以它們就一直保持著最純樸的體色——灰色。
從這段文字中提煉的寓意不正確的是( )。
A.覺得世界是單純的人,他自己也可能是一個單純的人
B.單純的人如果以為世界都是單純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C.單純的人如果以為世界都是單純的,不一定造成嚴重的后果
D.不論人還是動物,簡單的生理機制是形成單純的根本原因
4.學術著述必須得有注釋,而注釋也是力求克服主觀性。努力追求學術見解的公允性、合理性、可被接受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其本身也是正文論證部分所展開的學術對話的附隨性表現。但有必要認識到的是,注釋的規范要求不是獨立的,也不僅僅只是一套技術,而是與學術論證的規范要求相一致。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學術論著要體現出客觀性
B.學術論著注釋要克服主觀性
C.論著注釋必須符合學術規范
D.學術論著正文與注釋同等重要
5.原子結構很像太陽系,中心是原子核,周圍環繞著一些帶負電荷的電子。原子的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它由一些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
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
A.原子核處于太陽系的中心
B.原子核由帶負電荷的電子以及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
C.原子由電子和帶正電荷的質子與不帶電的中子所組成的原子核組成
D.原子核由核外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這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了李廣打獵的時候,以為前方有老虎,于是猛地將箭射向老虎,結果卻發現是一塊石頭。于是,李廣認為自己可以再次將箭射入。可是,無論他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成功。李廣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前一次事關生死,體內的潛能全部被激發,可知,激發潛能的重要性,因此答案為D
A選項雖然提到了潛能,但是沒有體現激發強能的作用;B選項針對于故事本身,為表意膚淺的選項,排除;C選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2.答案: C
解析:
由“像團購這樣的一窩蜂現象屢見不鮮”可知,團購形容的是“一窩蜂現象”.“一窩蜂”形容很多人同時說話或行動,與前文“對于習慣了模仿的企業”相呼應,可知“團購”是為了說明復制與模仿的做法,本題答案為C。
3.答案: D
解析:
根據提問標志詞“寓意”可知,此題為隱含主旨題。
寓意:(1)覺得世界是單純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自己也是一個單純的人,通常是用單純的眼光去觀察周邊的事物。就像是鯊魚,因為眼睛只能看到灰色,所以世界對它們來說就是“單純的灰”。(2)單純的人因其生存的環境不需復雜的應付,于是他便以為世界都是單純的,這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但是也不必太多憂慮,因為如果他面對的是一個和自己同樣單純的人,那么很多擔心便是無意義的。例如,因為鯊魚只能看到深深淺淺的灰色,所以即使有了它有了繽紛多彩的體色,在異性眼中也是“毫無意義”的,這并不會產生什么嚴重的后果。A、B、C三項都是可以從文中提煉出來的寓意。D項表述得太多絕對,并不是文中的寓意。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C
解析:
這是一道意圖判斷題。文段首先談到學術著述應有注釋,接著用轉折關聯詞“但”引出文段重點,即注釋的規范需要與論證的規范要求一致,這也是作者的意圖所在,C項正是此意,故本題選擇C項。
5.答案: C
解析:
根據提問可知該題為表面主旨題。材料的第一句說明原子是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的”,第二句說明“原子核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組成的”,兩者結合即為主旨,為C項所述內容。A項錯誤,與原文不符。B項表述混亂,材料表述的對象是原子,該項雖然點出了原子的組成部分,但是結構混亂,沒有體現出“原子核”的存在,排除。D項不準確,只說了成分,沒有說組成結構,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