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量關系:比例思想之妙用
公務員考試分為行測和申論兩大部分,而行測部分一直以來為大家所頭痛。行測主要包含了五塊內容(常識、言語、邏輯、數量、資料),數量關系作為其中相對較難的部分,考慮到題量較大,時間緊迫的關系,可能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在數量關系上,又或者覺得它太難,就不去花時間準備了,因此很多同學選擇直接放棄這一塊的內容。但是隨著這幾年考公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成績也越來越高,公考的分數可謂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那么對于這一模塊的整體放棄,明顯是不聰明的選擇,每多一分就多出一分的希望,所以在這里還是要建議考生能夠用心對待數量關系部分,當然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不可能全部做完,但是能在短時間內把一些簡單的題做對我們還是可以把握的。那接下來浙江公務員考試網給分享大家在數量關系中可以拿分的一些題型。
相關文章
在這里主要來說一下比例的思想在一些問題里的巧妙應用:
在使用比例思想解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比例:即數量之間的對比關系,就是用份數之比來代替兩個相關聯的實際量之比,以反應這兩個關聯量之間的關系。例如甲、乙兩個班人數分別為27人和30人,則這兩個班的人數之比即為9:10,從這個比例數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來甲班比乙班少十分之一,乙班比甲班多九分之一等兩班人數之間的對比關系。
接下來我們要知道的就是比例的核心思想:份數思想
若已知A:B=3:7,比例思想就是把A、B分別看成3份和7份。利用份數代替實際量計算。份數思想將貫穿整個比例思想的始終。
【例1】長方體棱長的和是48,其長、寬、高之比為3:2:1,則長方體的體積是?
【解析】首先這道題給出了長方體的棱長總和,同時又給出了一組關于長、寬、高的比例關系,那么我們就可以根據剛剛講到的比例的核心思想:份數的思想,把它理解為長寬高三者一共為6份,其中長占了3份,寬占了2份,高占了1份,那么對應的一分就為48/6=8,因此,長為24、寬為16、高為8,由于長寬高各有4條,則實際上,三者分別為6、4、2,所以體積為6*4*2=48
【例2】某部隊從駐地乘車趕往訓練基地,如果車速為54公里/小時,正好準點到達;如果將車速提高九分之一,就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20分鐘趕到;如果將車速提高三分之一,就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多少分鐘趕到?
【解析】根據題干給出的已知條件,我們可以將車速提高九分之一看成原來的車速:現在的車速=9:10,而根據S=V*S可知,當路程一定的時候,速度與時間成反比,這樣我們就知道原來用的時間:現在用的時間=10:9,也就是說現在比原來會少用一份的時間,而根據題干給出的信息可提前20分鐘趕到,可知一份對應的就是20分鐘,原來10份對應的200分鐘,同理可知,如果車速提高三分之一,原來車速:現在車速=3:4,原來時間:現在時間=4:3,4份對應的是200分鐘,所以1份就是50分鐘。
以上就是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分享給大家在數量關系中可以拿分的一些題型,希望在大家筆試答題中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考試順利。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