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為何公務員考試年齡大多限制35周歲以下?
很多非應屆考生在工作多年后,感覺到工作生活的不易,尤其是因各種主客觀因素頻繁跳槽的考生,更想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了考公務員,但由于工作多年各種基礎知識漸已淡忘,多次備戰仍未能成功,而大部分公考要求35周歲的高限也成了考生的一個心理壓力。
為什么公考大部分會有這樣的一個限制呢?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接下來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一、公務員并非養“閑人”
公務員工作并非傳言的一份報紙過一天,而是要承受很多壓力的,尤其是一些公檢法和基層工作,對于體力、精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公安干警工作,很多都人手不足,加班頻率也比較高,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公檢法工作年齡限制更嚴,要求在30周歲以下。35周歲之后,人的體能精力各方面都有所下降,對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二、晉升門檻限制考慮
如今在公務員晉升上是綜合考量,而年齡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假如35歲入職,要工作2年以上才能出成績,這個時候已經超過了副科的提拔年齡要求了,晉升幾率較低。如果后續無法得到晉升的人員,對于工作積極性可能會有一定影響。這也可以從事業單位部分放寬到40周歲得到佐證。由于晉升標準不一樣,事業單位主要看職稱,就會對研究生學歷、有專業職稱的人員放寬到40周歲。
三、部分人員退休年限原因
累計已繳納社保夠15年的部分人員如有特殊原因可以申請50周歲提前退休,35+15=50,公務員工作也不是無回報的工作,也需要從業人員對國家、社會有貢獻,如果大量超35周歲人員入職會加重社保養老負擔。
四、新人要有新氣象
所有人事工作都需要保持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激發工作的活力,提高工作積極性,新人進入就像“鯰魚效應”,現如今“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變化快”,為了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和工作,就需要有能快速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來帶動單位其他同事積極學習接納新事物,接受改變應對挑戰。如果進來的是對新事物已經有鈍感、可塑性不高的人,那對于很多工作也是不利的。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