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寫作要學會就地取“材”
文章寫作歷來是公務員考試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大部分考生最為頭疼的一類題型,其難點在于不知道該寫什么,最主要的是言之無物,提筆無“材”,這里的“材”就指的是素材。申論考試主題一般涉及到五大領域的話題,很多考生在素材積累方面毫無頭緒,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就以文化領域為例,請大家講解如何就地取“材”,讓大家在考場上文思泉涌。
相關文章
2014省考申論材料中曾講解了子長嗩吶享譽國內外的案例。子長嗩吶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桿長碗大,音色明亮,低音雄厚,高音挺拔,有一口氣吹十五里地之稱,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之下不僅提升了表演形式,不僅由單人吹奏,發展到數百人群體表演,還從單純的嗩吶,發展到各種樂器的合奏,更是在傳統秧歌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舞蹈元素,創新的了表演形式。子長嗩吶的發展離不開當地藝人的熱愛,更是凸顯了善被人那股仗義勁,做事有始有終,才能讓子長嗩吶發揚光大。
還在寫到與文化傳承相關的主題時,便可將這則材料的內容進行加工整理為很好的素材可用,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創新,子長嗩吶的發展正是在傳承中創新了表演的形式,才能更好的享譽國內外;文化的傳承需要培養傳承人,也正是因為有了陜北藝人的熱情,堅持,才能讓子長嗩吶發揚光大。因此,當遇到與文化相關的話題時,這則材料便是很好的素材了。另外,與之相對應的,便是2018省考第三則材料中提到陜西銅川耀瓷的式微,也正是因為缺乏創新與傳承人的斷代。從這兩則材料的積累中便可就此取材,得到正反兩個案例素材。
由此可見,各位考試在備考的過程中,更多的還是需要多多關注現有的材料,梳理材料中的可用之“材”,擴充自己的素材庫,讓自己的文章言之能有“物”。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