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執行題目的審題重點
在申論考試中,貫徹執行題目一直是很重要的章節。對于陜西省考來說,提出對策題目一般也算是高頻考點,基本每年必考。在作答過程中,考生們往往會有畏難心理,認為貫徹執行題目字數多,分值高,所以覺得難度較大,但其實大可不必有畏難心理。那么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幫大家整理一下貫徹執行題目的備考思路,而重點來強調下審題這一環節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在審題環節要注意哪些要素。
第一,審題中要注意審清文種,以及準確判斷格式書寫。我們常說,“審文種,得格式”,主要是因為文書的格式是文種自帶的,那就需要在看到文種的時候,即刻反映出格式的寫法。但是難點就在于如何知道這么多不同文種的格式怎么寫呢?首先,當然是積累。所以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練題的時候多注意,處處留心皆學問,其次,就是根據題干判斷。判斷題干是否明確告知身份,明確自己身份和受眾身份,這些都是有利信息,如果沒明確身份,即使想寫,也沒法實現,而如果明確告知,那一般要寫,但是大部分只寫單位而非個人。所以我們要學會根據題干的給定條件加以判斷。第三,那就是根據字數合理取舍。如果字數給的少,比如貫徹執行題目250-300的字數,那就會以要點為主,畢竟要點分更加重要。
第二,審題時要準確判斷身份限定。在貫徹執行題目的審題中,往往對身份的判斷有所失誤,一方面不知道該不該寫,另一方面還會出現發文單位和發文對象寫反的情況,那到底應如何判斷身份呢?身份需要判斷清楚種類,看清是自己身份還是受眾身份,如若是自己身份,那就是發文單文,寫作落款處;如若是受眾身份(對方身份),那就是發文對象,寫在稱謂的地方。自己的身份一般會說“加入你是xxx”那這就是發文單位,對方的身份會說“寫給xxx”,大家只要仔細,就能準確判斷的。
第三,審題時需要明確作答目標和主要內容。在貫徹執行題目的作答中,一定要準確的判斷我們的主要內容和作答目標。只有判斷清楚,才不會在寫作時跑偏,如果出現跑偏將會導致主體部分的踩分點遺失較多。而且部分同學在審題環節不注意審清作答目標,就在找點的時候的目標不明確,遺失掉很多要點。
比如2019年陜西第四題:“假設你是某市人設部門的工作人員,需要進社區向群眾推廣電子社保卡。請結合給定資料4,草擬一份介紹電子社保卡的宣傳稿。”這個真題中,我們知道要寫一份宣傳稿,但是寫什么呢?宣傳什么呢?如果不解答這個問題的話就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找點找什么,但是我們能夠看到題干中“需要進社區向群眾推廣電子社?”,那我們抓住這句話就能清楚我們的任務就是“推廣電子社保卡”,所以我們要寫的、要找的就是關于電子社保卡的內容,與之相關的都要介紹說明。以此,我們做題就不會跑偏。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