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閱讀技巧:總分文段分析
在公考考試中,片段閱讀是一種必考題型,這類題的最大特點就是文字量很大。相信這是很多考生比較頭疼的事情,甚至有些考生直接就選擇放棄。這真是非常的可惜,因為在片段閱讀考的較多的一類題屬于主旨觀點題,這類題在考試中其實是比較容易掌握的題目。下面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就主旨觀點中的總分文段來進行分析,幫助考生靈活掌握這類題的解題方法。
主旨觀點題顧名思義就是要求我們明確整個文段的主要意思或者作者的主要觀點。那我們解題的核心思路就是分析整個文段來體會整個材料的主要意思,然后比對選項去選擇符合文段的主要意思的即可。那在考試中,總分式的材料分布也是經常考察的類型。通俗的說就是整個材料先是給出觀點或者表明作者的態度,后文對觀點或者作者態度的進一步論述的文段類型。這種題目我們在做題的時候主要是把握住觀點,對觀點進行同義替換。但是在備考期間還是要求各位考生對后文論證的形式應該由更為明確的認識。在國省考行測考試中,總分文段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 提出觀點——舉例論證
【例1】政府當然應該接受批評,但批評的基礎應該是事實,而不是謠言。如城管,你可以批評授權過度,也可以批評一些地區沒有將城管納入體制編制帶來的執法傾向的不當。但在網上整天發一些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準確事實描述的圖片故事,就不是一種正常的批評。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政府應該接受人民的合理批評
B.只有走正規的渠道,批評政府才能奏效
C.批評政府應該有理有據,遵循事實
D.批評政府不能靠煽動民眾情緒
【問題解析】C。分析材料我們發現整個文段圍繞政府部門和批評這一話題展開論述。首句告訴我們政府應當接受批評,但是要求批評應該基于事實。接下來論述了城管這一具體的事例來強調是城管是可以接受批評,但是利用一些沒有準確事實、沒有地點的圖片故事進行批評就是一種不正常的批評。那這句話其實仍然是強調批評應該是基于事實。所以發現整個文段是后文是舉具體的例子來進行論證。所以我們主要把握首句的意思即批評政府的時候應該要有事實依據。A選項強調批政府面對批評是要接受,強調政府的態度,題干并未涉及,排除。B選項強調批評如何做才能達到效果,由文段無法得知,排除。C選項強調批評政府需要注意批評的內容應該符合事實,符合文段的主要意思,保留。D選項強調批評政府不要去煽動民眾情緒,而文段主要是強調批評政府的內容來源應該正式的問題,所以也是偏離文段意思,排除。
二、 提出觀點——原因分析
【例2】許多具體的“傳統”基本上還是經驗的積累,實該細剔細辨才是。盡棄傳統,盡廢古制,實屬不智。畢竟,老祖宗一路都有各自的“創新”,尤其那些傳承至今的制度、措施,得到歷代認可,其身后都勾連著“不得不然”的原因,急匆匆一刀革去,痛快自然痛快,只是跟著就是吃苦頭了,最后還是一臉尷尬地將其請回來。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
A.傳承至今的古制都蘊含著各朝各代的創新
B.要審慎地對待歷史流傳下來的制度、傳統
C.現代社會要創新就需要去古革新
D.古代所有流傳下來的傳統都不宜丟棄
【問題解析】B。整個文段都是圍繞對待傳統的態度展開論述。第一句指出對待傳統應該細剔細辨,全盤否定傳統是不明智的。接下來強調老祖宗各自的“創新”,尤其是能傳承的東西都是得到歷代認可,一刀子革去,后期還是要重新找回來?梢钥闯鲞@句話是通過分析原因的方式來說明面對傳統不能全盤否定,應該認真細致的分析對待。A選項,定位于材料的第二行“老祖宗一路都有各自的“創新””這句話,可以發現選項表述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并非屬于文段重點,排除。B選項要審慎對待傳統就是強調對傳統應該細致、小心,符合文段主要意思,保留。C選項強調要去創新,去革新。這與文段所表達的意思不符,排除。D選項強調所有的傳統都要保留,材料中強調細剔細辨,并非都要保留,排除。
三、 提出觀點——具體闡述
【例3】當前,人們往往簡單地將“積極老齡化”理解為“老有所為”,但其真正含義遠超過后者。通常,我國“老有所為”的主體主要是老干部、老專業科技人才、老知識分子等,但他們只是老年人中的一部分。“積極老齡化”是面向全體老年人群體的,不僅老干部、老知識分子要“積極老齡化”,普通老人也要“積極老齡化”。“老有所為”著重強調老人“參與”的一面,“積極老齡化”還強調“健康”和“保障”以及三者之間有機統一和結合,參與社會僅是“積極老齡化”的一個方面。
這段文字意在闡明:
A.“積極老齡化”比“老有所為”內涵更豐富
B.“老有所為”和“積極老齡化”的主體不同
C.“老有所為”比“積極老齡化”更重視參與
D.“積極老齡”概念長期被誤讀的根本原因
【問題解析】A。整個文段都是圍繞“積極老齡化”和“老有所為”展開論述。第一句指出將“積極老齡化”真正含義遠超過“老有所為”。緊接著以二者所面對的對象以及所強調的內容來展開論述說明“積極老齡化”真正含義確實遠超過“老有所為”。所以文段重點是第一句的觀點。A選項指出“積極老齡化”就是比“老有所為”內涵更豐富,符合題干主要意思,保留。B選項強調二者的主體不一致,屬于文段非重點部分,排除。C選項強調二者參與度的比較,材料并未涉及,排除。D選項強調“積極老齡化”被誤解的原因,題干并未涉及,排除。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