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農村電商發展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農村電商發展。要想申論成績好,方法技巧很重要。浙江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更多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詳見 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
仔細研讀下文>>>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農村電商發展
農村電商發展


【背景鏈接】
當前,隨著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的深入開展,互聯網的基因正逐步滲透到我國鄉村的各個角落,讓更多貧困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農村已逐步成為現實,農村電商發展進入快車道。
【綜合分析】
農村電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正如媒體指出,近年來,農村電商整體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助推當地經濟增長、帶動當地就業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從國家層面看,為推動農村電商商務深入發展,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數字顯示,截至目前,全國農村網商突破1300萬家,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工、大學生、退伍軍人返鄉創業。
但同時,農村電商發展也存在著“堵”點。正如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所表示,農村電商發展還存在著專業人才缺乏、物流成本比較高等問題。此前就有媒體報道指出,目前村鎮物流布點成本高,出于利潤考慮,一些物流、快遞公司不愿涉足村鎮網點建設,難以滿足客戶需求。
農村電商的發展唯有突破“堵點”,才能讓農業農村更有活力。據悉,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推進四方面工作,其中就包括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完善農村流通網絡體系、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鄉鎮商貿轉型升級。可以說,這些舉措既是彌補電商發展短板之舉,而且也必將促進電商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相關問題】
(1)農產品走進城市的上行問題。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要做好工業品和消費品下鄉的下行問題,更要做好農產品走進城市的上行問題,最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產品上行須成為農村電商的核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農產品上行的比例仍比較低,對農產品的認識不夠清楚透徹。農產品上行就面臨著農村物流基礎設施薄弱、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專業人才、農村物流企業資金不足等問題。
(2)農村電商人才瓶頸有待突破。我國農村電商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農村電商人才難找、難留和成本過高等難題,嚴重困擾著我國農村電商的發展。目前,農村電商企業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是,由于農村的特殊環境、薪資待遇以及社會認可度較低,而大學生更愿意去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導致企業的人員流動性較大,人才流失現象時有發生。
(3)農村電商生態體系亟須完善。盡管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和服務主體上積極創新,但總的來說還存在服務質量參差不齊、電子化程度偏低、信息管理缺位等問題。所以,進一步健全服務體系,打造閉環農村電商生態體系是未來的重點。
【發展策略】
(1)“商品化”、“品牌化”發展策略。發展農村電商的前提是商品化,必須跨過農產品商品化這道坎,必須要有標準化的農產品,才能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真正讓“農產品上行”成為一種現實和可能。同時,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區域農林產品迎來了品牌化的黃金時期,“三品一標”的農林產品完全可以率先借助互聯網,低成本高效地樹立自己的“互聯網品牌”。
(2)“信息化人才”發展策略。應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優勢,結合其它通訊手段,大力實施遠程教育,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強化農民信息意識,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另外,還應把懂業務的各種專業人才充實到農村信息化隊伍中來,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良好的為農村提供信息服務的隊伍。
(3)?“電商化”“本土化”發展策略。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構、重組傳統農業的生產關系。因此,發展農村電商,必須推進電商與農業深度融合,推動電商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進而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為此,在農村電商的發展過程中,政府要充分發揮支撐作用,如:加強農村電商配套的基礎設施,尤其是農村的存儲設備、物流冷鏈等;進一步加大政府財政、稅收政策對農村電商的支持力度,增強財稅政策的引導作用。同時,要做好“本土化”電商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只有通過“本土化”發展策略,將一系列的外在推動力轉化成農村電商的內生發展力,農村電商才會持續發展。
【權威論述】
網絡平臺不斷的拓展,功能日異強大。農村電商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隨著技術的提高而提高,平臺越來越廣,功能日異強大。隨著5G正式商用以及與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充分整合和運用,農村電商日新月異,不斷填充新內容,遠程教學、遠程醫療、無人零售、在線娛樂......更加精彩紛呈——中國江西網?部
分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要從“一村多站”向“一站多業”進行轉變。一站多業就必須整合多方面的資源,除了讓站點成為上行和下行的重要通道以外,還要疊加業務,讓站點從“惠民”“便民”向“富民”轉變。——中國鄉村之聲
“互聯網+”農業的基礎就是通過互聯網的通信技術和信息處理程序,把曾經單純依靠“線下”生產經營的農業轉移到“線上”來。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實體終端,為服務“三農”提供了很大幫助,有效地推動了“三農”的發展。。——山西日報
【案例拓展】
海東市
海東市已確定在4縣2區12個村開展“強基層黨建促電商發展”試點,通過組織系統黨員遠程教育站點+電子商務進農村服務站點+基層黨支部+村集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方式,切實發揮電子商務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用,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海東市委已將此項工作列入年度改革任務之一。耿洪洲副廳長指出,農村電商要服務于村集體經濟發展,要選好黨建和電商之間融合載體,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拓寬思路,趟出路子,使試點成為亮點和精品。
漳州市
2016年漳州市相繼舉辦首屆漳州市農村青年電商培訓活動暨電商助力精準扶貧公益行動,和阿里巴巴聯手開展“千縣萬村 百萬英才”農村青年電商實戰培訓等,以專家授課、模式分析、案例研討等形式,內容涵蓋農產品電商的營銷和推廣技能,為貧困村植入“互聯網基因”,共計孵化了127個市級貧困村的450名創業青年。通過培育電商帶頭人,以創業帶動就業,形成以“一村發展一品,以一品做響一店,以一店致富一片”的局面。
螞蟻金服的農村金融項目“旺農貸”
螞蟻金服的農村金融項目“旺農貸”已經落戶到很多縣域,現在3分鐘就可以給村民完成貸款,掃掃身份證,填一張非常簡單的表,3分鐘之內就完成貸款過程,24小時內貸款到賬,輕松幫助村民完成創業和融資。旺農貸發展至今,全國單筆貸款金額4.4萬元。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