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習題精講(41)
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經公布,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9日9時—12月25日17時,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2月23日。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和綜合應用能力,可參看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點擊訂購)備考。
相關文章
行測科目覆蓋內容廣泛,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醒,攻克行測,一方面要掌握解題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練習,為幫助考生練習有關題目,浙江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每日一練,幫助考生提高。
1.王寧剛從師范學校畢業到了一所學校任教,剛到學校上班的第一天,她發現她所任課的這個班級的學生都非常散漫,沒有紀律。王寧由此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學校是一個缺乏管理的學校,這個學校里的學生都沒有上進心和紀律性。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論證?( )
A.王寧剛畢業就到學校任教,對教師的工作還不太適應
B.王寧上班的這一天正好是學生暑假開學的第一天
C.這所學校學生的表現和領導的表現完全不一樣
D.這所學校的學生上萬,王寧所教班級的學生有五六十人
2.1967年,有科學家在南極找到了一塊屬于兩棲動物迷齒類的化石。有些人認為這就是大陸間連接的證據。1969——1971年在南極早三疊紀弗拉莫夫組地層中,找到了一個生活在兩億多年前的龐大的陸生物群(即水龍獸動物群)。這個動物群,種類多.數量大。而更重要的是它和非洲南部的一共額動物群完全一樣,據此,有人認為這更證明了大陸間連接的觀點。
以下選項如果為真,最能反駁上述觀點的是( )。
A.南極離非洲遙遠且被大海隔斷
B.水龍獸動物生存能力強繁殖快
C.上億年前南極的氣候條件適合生存
D.水龍獸動物善于游泳,可跨越大洋
3.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即使普通人的后代付出與成功人士的后代同樣的努力,其成功的幾率也僅為后者的一半。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
最能反駁以上觀點的一項是( )。
A.成功人士的后代往往比普通人的后代更加努力
B.許多成功人士的后代在事業上毫無建樹
C.成功人士后代較普通人后代有更好的成長環境
D.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出身于普通的家庭
4.英國劍橋大學專家稱,早期人類的大腦比現代人類更大,而且現代人類比早期人類身材矮小10%。這項研究顛覆了此前的理論——現代人類伴隨著進化變得更高、更強壯?茖W家稱,這種人類進化衰減性出現在過去一萬年左右,很可能是由于農業的出現導致的。農業耕作出現之后,人類受限于食物種類的減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現了進化衰減現象。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不能質疑研究人員的假設?( )
A.據研究,人類大規模農業耕作出現在5000年前
B.一萬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人身材和現代人類差不多
C.隨著農業水平的提高,人類的食物種類遠多于一萬年前
D.早期人類患病沒有辦法醫治,身體殘弱者在進化中均遭到淘汰
5.一次邏輯考試后,蘭蘭、晶晶、玲玲在一起討論考試成績,蘭蘭說:“如果我能得到100分,則晶晶也能得100分。”晶晶說:“我看蘭蘭能得100分,我不能得100分。”玲玲說:“如果我能得100分,則晶晶得不了100分。”事實上,考試成績出來后,證明她們三個中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
下述說法中哪項是正確的?( )
A.玲玲說的是真話,晶晶沒得100分
B.蘭蘭說的是真話,晶晶得了100分
C.晶晶說的是真話,晶晶沒得100分
D.玲玲說的是真話,蘭蘭得了100分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D
解析:
削弱反對型題目。如果D項為真,說明她是由整體的一小部分的表現來判斷這個整體的特征,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可以削弱她所得出的結論。A、B、C三項均不能對結論構成削弱。正確答案為D。
2.答案: D
解析:
題干由在南極找到的水龍獸動物群和非洲南部的一樣,從而得到“大陸間連接”的觀點。A項只是說明現在的情況,不能反駁;B、C兩項與題干論證無關,也不能反駁題干觀點;D項指出水龍獸出現在南極有可能是通過游泳的方式實現的,有效地反駁了大陸間連接的觀點。故答案選D。
3.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本題的論點是“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遺傳因素”。論據是“普通人的后代付出與成功人士的后代同樣的努力,其成功的幾率也僅為后者的一半”。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點說遺傳因素,論據說普通人的后代和成功人士的后代成功率的關系,論點和論據間因果關系不強,所以削弱論證。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的作用
A中“成功人士的后代往往比普通人的后代更加努力”說明成功的原因是建立在不同的努力程度上的,題干是在相同努力程度下的比較,所以A不能說明任何結論,無關選項。B中“許多成功人士的后代”和D中“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出身于普通的家庭”只是提出了“許多”,“很多”,在題干中總人數基數和具體幾率數值并不能明確的情況下,B、D不能起到削弱作用。C中“成功人士后代較普通人后代有更好的成長環境”說明在同樣努力情況下,成功的因素是成長環境而不是遺傳,C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D
解析:
第一步:找到論點和論據
論點是“這種人類進化衰減性出現在過去一萬年左右,很可能是由于農業的出現導致的”。論據是“農業耕作出現之后,人類受限于食物種類的減少以及疾病的蔓延,所以出現了進化衰減現象”。
第二步:判斷削弱方式
論點本身包含了一個因果關系,而論據說明了這個因果關系,因此需削弱論點,即削弱這個因果關系。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項說大規模農耕出現在5000年前,而題中指出人類進化的衰減出現在過去一萬年左右,質疑二者的因果關系。B中“一萬年前,居住在非洲的人身材和現代人類差不多”說明衰退化現象并沒有出現,沒有衰退現象就意味著農業耕作與人類衰退無關,B削弱了論點中的因果關系。C中“人類的食物種類遠多于一萬年前”說明農業耕作出現后,人類并沒有受限于食物的種類,因此人類衰退和農業耕作無關,C削弱了論點中的因果關系。D中“身體殘弱者在進化中均遭到淘汰”表明現代人類比早期人類更強壯,人類并沒有衰退,但是D沒有涉及農業耕作在這過程中的影響,D沒有削弱論點中的因果關系,D最不能質疑假設。故答案為D。
5.答案: B
解析:
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蘭蘭和晶晶的話之間的矛盾關系,兩人的話必有一真和一假。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本題三個人的話中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則玲玲說的話必為假話。由矛盾關系知識點知知其“真話”為,玲玲得100分,且晶晶得100分。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由第二步中,玲玲得100分,且晶晶得100分?赏浦ЬУ脑挒榧,蘭蘭的話為真。故正確答案為B。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