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會這15對言語高頻成語考點,考場用得上!
言語理解想得高分?那么這15對言語高頻成語,你一定要背熟!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小編提醒:文末還有精選例題,大家記得做哦~~~
1.背井離鄉 流離失所
【詞義】
背井離鄉:背:離開;井:古制八家為井,引伸為鄉里,家宅。離開家鄉到外地。指不得已而離別家鄉。流離失所:流離:轉徒離散。無處安身,到處流浪。
【辨析】
二者都含有“生活艱辛、顛沛流離”的意思。但“背井離鄉”側重不得已而離別家鄉,離開自己的故土。“流離失所”側重無處安身,到處流浪,但不一定離開家鄉。
【例句】
①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水災,迫使人們不得不背井離鄉。
②一旦戰爭開打,必然到處兵荒馬亂,人們顛沛困頓,流離失所。
2.篳路藍縷 白手起家
【詞義】
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白手起家: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辨析】
二者都形容創業艱苦。但“篳路藍縷”側重創業本身的艱苦程度。“白手起家”側重創業時的條件艱苦。
【例句】
①一路走來,宏福集團披荊斬棘,篳路藍縷。
②從戰火中走過來的中國人民白手起家,創造著自己新的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
3.冰天雪地 天寒地凍
【詞義】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蓋地。天寒地凍:天:天空;地:地面;寒:溫度低。形容天氣極為寒冷。
【辨析】
二者都表示天氣很冷。但“冰天雪地”強調一片冰雪的景象。“天寒地凍”則強調寒冷的程度。
【例句】
①畫中的老翁披著斗笠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垂釣。
②盡管天寒地凍,但建筑工地上大伙干得仍然是熱火朝天。
4.屏氣凝神 屏聲息氣
【詞義】
屏氣凝神: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屏聲息氣: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心情緊張或注意力高度集中。
【辨析】
二者都有忍住呼吸的意思,都常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屏氣凝神”有聚精會神的意思;“屏聲息氣”有不發出一點聲音的意思。“屏聲息氣”還形容心情緊張,“屏氣凝神”則無此意。
【例句】
①同學們屏氣凝神,全神貫注地聽老紅軍不緊不慢地講故事。
②艾麗娜嚇得睡意都飛走了,她緊張的躲在樹葉后面,屏聲息氣。
5.博古通今 博學多才
【詞義】
博古通今: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博學多才:博:廣博;才:才能。學問廣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辨析】
二者都形容人知識豐富,學問淵博。但“博古通今”偏重于人知識的廣度;“博學多才”偏重于人才能的多樣。
【例句】
①老陳博古通今,說話時總是引經據典,讓人無法反駁。
②據說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尤其擅長計算。
6.不負眾望 不孚眾望
【詞義】
不負眾望:負:辜負。不辜負群眾的期望。不孚眾望:孚:令人信服。不能使眾人信服。
【辨析】
“不負眾望”與“不孚眾望”,僅一字之差,但語義迥然不同。“不負眾望”指沒辜負大家的期望,含褒義色彩。“不孚眾望”指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含貶義色彩。
【例句】
①在十四屆亞運會女子 100 米蛙泳比賽中,名將羅雪娟不負眾望,以 1 分 06秒 84 的成績刷新了亞洲紀錄,并且為中國隊再添一金。
②這次競選他因為做了傷害大家的事,不孚眾望而落選,沒能當選學生會主席。
7.不以為意 不以為然
【詞義】
不以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不以為然: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辨析】
“不以為意”強調不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不以為然”強調不同意或否定。
【例句】
② 對作文中的錯字,有的同學不以為意,長此以往,將成為“白字先生”。
②在美國,有錢永遠可以使鬼推磨,但我對此不以為然。
8.爾虞我詐 鉤心斗角
【詞義】
爾虞我詐:爾:你;虞、詐:欺騙。表示彼此互相欺騙。鉤心斗角:心:宮室中心;角:檐角。原指宮室建筑結構的交錯和精巧。后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辨析】
“爾虞我詐”偏重于互相欺騙。“鉤心斗角”偏重于彼此斗爭。
【例句】
①與人交往應該心胸坦蕩,以誠相待,不應該爾虞我詐。
②公司的職員各分派系,鉤心斗角,真讓人為公司前途擔憂。
9.愛不釋手 手不釋卷
【詞義】
愛不釋手:釋:放下。指喜愛得舍不得放手。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指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辨析】
“愛不釋手”側重對物體的喜愛,針對的對象范圍更廣。而“手不釋卷”側重愛書愛到不放下書,僅是表示對“書”的喜愛。
【例句】
①這個青花瓷花瓶,是爺爺愛不釋手的寶貝。
②趙匡胤雖是一員武將,卻很喜愛讀書,常手不釋卷。
10. 安土重遷 越鳥南棲
【詞義】
安土重遷:土:鄉土;重:看得重,不輕易。指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遷移。越鳥南棲:從南方飛來的鳥,筑巢時一定在南邊的樹枝上。比喻難忘故鄉情。
【辨析】
“安土重遷”側重于安于本鄉本土,不愿輕易離開自己的家鄉。而“越鳥南棲”則是表示已經離開家鄉或故土,但是心中不忘家鄉的情懷。
【例句】
①中國農民安土重遷,但凡有生路,誰愿背井離鄉。
②身處異鄉的客商們集資興建會館,以鄉誼抱團,互相幫襯彼此提攜,恰是體現了“越鳥南棲”。
11.安于一隅 安于現狀
【詞義】
安于一隅: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茍安一角,不求進取。安于現狀:對目前的情況習慣了,不愿改變。
【辨析】
二者都含有“不求進取的意思”。但是“安于一隅”側重于習慣了在某一處地方,不愿挪動。“安于現狀”表示滿足于當下的現狀,不思進取,滿足的對象更廣。
【例句】
①若不是做船員,也許終我一生也不會踏出國土一步,因為我不是一個理想遠大的人,比起轟轟烈烈,我寧愿安于一隅。
②安于現狀是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思想障礙。
12.安之若素 隨遇而安
【詞義】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處之,像往常一樣。指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或反常現象,像平常一樣對待,能安然處之,毫不在意。隨遇而安:隨:順從;遇:遭遇。指能順應環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滿足。
【辨析】
“安之若素”的“之”是有所指的,即不如意的境況等。“隨遇而安”表示能適應任何環境,不一定有所指。
【例句】
①面對困境大家都叫苦不迭,只有他一個人安之若素。
②他為我們詮釋了漂泊的意義,四海為家,隨遇而安。
12. 安步當車 安分守己
【詞義】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指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安分守己:分:本分。指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辨析】
“安步當車”側重于輕松緩慢地行走,也可以表示“從容不迫”。“安分守己”側重于老實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例句】
①李老師上下班從不坐車,他風趣地說:“我這是安步當車,自享其樂。”
②爺爺一輩子規規矩矩地種田,是個安分守己的莊稼漢。
14.按圖索驥 順藤摸瓜
【詞義】
按圖索驥: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順藤摸瓜:摸:尋找。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辨析】
二者都含有“按照一定的線索尋找東西”之意。“按圖索驥”的原義是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引申義是“按照線索去尋求事物”,這個“線索”是擬定的、計劃好的。而“順藤摸瓜”的“線索”是客觀自然出現的。
【例句】
①工具書中索引的作用,就在于能讓人按圖索驥,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資料。
②刑警們根據線索順藤摸瓜,找到了歹徒的老窩。
15. 謷牙詰屈 枯燥無味
【詞義】
謷牙詰屈:同“詰屈聱牙”。謷,通“聱”。詰屈:同“佶屈”,曲折,引申為不順暢;謷牙:讀起來拗口、別扭。形容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枯燥無味: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辨析】
“謷牙詰屈”側重于文字晦澀艱深,難懂難讀。“枯燥無味”側重單調,沒有趣味,不好玩。
【例句】
①我今贈君亦無物,但有謷牙詰屈村田詩。
②黑暗政府連篇累牘的謊言和生活的枯燥無味迷惑了人們。
精選例題
【例 1】
古典農業社會中,人的鄉愁和城市沒有太大關系。彼時的鄉愁大抵是懷才不遇的流蕩,以及戰爭帶來的________和鄉土難返。而現在,大多數“鄉愁感慨”是具有城市空間生存經歷的人發出的,他們發愁的是“工作好不好找,能不能買得起房子”等等。過去隨時可能返回的家鄉,消失在現代化社會的大結構背景當中。他們對鄉愁的________可能完全不是同一個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民不聊生 認可
B.流離失所 認識
C.背井離鄉 認同
D.饑寒交迫 認知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后文的“和”可知,該空與“鄉土難返”構成并列關系,表達的是戰爭年代人們遠離家鄉無法回鄉之意。A 項“民不聊生”形容老百姓的生活困難;D 項“饑寒交迫”強調無衣無食,又冷又餓。兩者均不能體現因為戰爭人們遠離家鄉,難以返鄉之意,排除 A 項和 D 項。B 項“流離失所”側重無處安身而流浪,不一定是因為離開“家鄉”而無處安身,而 C 項“背井離鄉”強調離開家鄉到外地,其中的“鄉”與“鄉土難返”中的“鄉”對應,符合文意,排除 B 項。答案鎖定 C 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認同”指認可贊同,與“鄉愁”搭配得當,強調人們所認可的“鄉愁”已經不是指原來的鄉愁,可能是“城愁”,符合文意。因此,選擇 C 選項。
【例 2】
這次中層干部選舉,他雖然獲得提名,個人也積極爭取,但由于入職以來他的所作所為________,最終因為投票未過半數而落選。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不負眾望
B.不孚眾望
C.深孚眾望
D.不失所望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橫線后文“投票未過半數而落選”可知橫線處填入的詞語應與“落選”對應,語義偏消極。第二步,辨析選項。B 項“不孚眾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符合文意。A 項“不負眾望”指不辜負大家的期望;C 項“深孚眾望”指在群眾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D 項“不失所望”意思是沒有讓大家很失望,通常指的是與你期望或者期待的結果一樣。三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項、C 項和 D 項。因此,選擇 B 選項。
【例 3】
不少人有這樣的閱讀經歷:偶一日拿起一本書來,竟然一讀就________,超然物外,沉浸書中,數小時流逝而不覺。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氣竟然也________下來,有一種難得的靜謐,更仿佛有一種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繚繞。這便是閱讀的力量。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欲罷不能 沉靜
B.手不釋卷 沉穩
C.樂此不疲 安寧
D.愛不釋手 安定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強調的是某一天看書時對書本的沉迷。A 項“欲罷不能”指正在做某事,想要停止卻不能停止下來,符合語境。B好老師 好課程 好服務6項“手不釋卷”說的是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不是側重“一時沉迷”,而是側重某人長時間勤奮好學的習慣,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項。C 項“樂此不疲”指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也是側重于“愛讀書”的長久習慣,而非“一次閱讀的經歷”,不符合文意,排除 C項。D 項“愛不釋手”指喜愛得舍不得放下,形容極其喜愛,側重于喜愛得舍不得放手,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據“浮躁的心氣”“有一種難得的靜謐”可知,所填詞要與“浮躁”相對,并體現出“靜謐”的意思。A 項“沉靜”指安靜、寂靜、沒有一點動靜,符合語境。D 項“安定”指(生活、形勢等)平靜正常,與其相對的通常是“動蕩”“漂泊”等,不能與“浮躁”照應,不符合語境,排除 D 項。因此,選擇 A 選項。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