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習題精講(43)
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公告已公布,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2019年12月19日9時—12月25日17時,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20年2月23日。歷年浙江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綜合應用能力》,歷年考試不指定用書,可參看2020年浙江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
接下來完成1--5題!
1.要買鐵炒鍋,不要買不銹鋼炒鍋,因為不銹鋼炒鍋易糊鍋,又不好清洗,而且化學結構復雜。大家知道,用不銹鋼杯子泡的茶水就不好喝。據《食品與健康》雜志介紹,不要用不銹鋼鍋長期烹飪食物,也不要用不銹鋼鍋長期盛放油、醬、醋等食品,因為使用不當會釋放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能與含有堿性的茶生成有毒、有害的氧化物。
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不銹鋼炒鍋比鐵鍋好
B.不銹鋼炒鍋可以長期盛放油、醬、醋等食品
C.不銹鋼炒鍋可能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D.鐵鍋化學結構復雜,會釋放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2.這個時代有兩個看似彼此矛盾的趨向:一方面,隨著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獲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人們能對各種傳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斷:但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長和技術進步也使謠言傳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往往來不及分辨各種信息的真假。雖然人們總是假定,只要不斷提升人類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消弭謠言產生的土壤,但迄今為止這一直只是個理想。沒有哪個社會的人所傳播的信息是完全正確的,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為了盡快獲知自己所關心的真相,常常都在不知不覺中傳播著謠言。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類的理性水平達到一定的程度就能阻止謠言的產生
B.謠言的傳播往往反映了人們迫切想了解真相的需要
C.人們的理性判斷與信息技術的進步是彼此矛盾的趨向
D.信息的增長和技術進步是謠言產生的主要根源
3.重視加強領導干部的學習,是我們黨保持和發展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證,也是領導干部健康成長、提高素質、不斷進步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只有認認真真地學習,才能始終跟上時代進步的潮流,才能擔當起領導干部的重任。可以說,領導干部的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加強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是我們黨的建設的重要保證
B.領導干部只有加強學習,才能提高理論素養
C.領導干部的學習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
D.加強領導干部的學習,對于加強黨的建設和干部自身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4.不善于與人交談,常常容易引起糾紛或誤會。每一個人與別人交往的要求都不相同,每個人表達自己及領會他人意思的本領也因人而異。這段話直接支持的一種觀點是( )。
A.不善于交談是引起糾紛或誤會的一個原因
B.雖然每個人都愿意與別人交談,但要相互理解卻很困難
C.由于交往雙方各有不同的交往目的和要求,所以領會對方的真實意思是比較困難的
D.表達自己的意思比較容易,領會他人的意思比較困難
5.在電視節目“動物世界”里,有一個生物鏈的基本準則,說萬事萬物皆有關聯。歷史亦然,各事多不相同,然而相通。故我一向主張做學問不必畫地為牢,太嚴守邊界。不過,荀子曾說:“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職分而民不探,次定而序不亂。”分類和分工,是人類一個非常重要的創造。個體或群體的人,皆有所能有所不能,故亦當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君子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B.要注重發揮團隊的力量
C.在發揮個人或者組織作用時,應揚長避短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根據原文“要買鐵炒鍋,不要買不銹鋼炒鍋,因為不銹鋼炒鍋易糊鍋,又不好清洗,而且化學結構復雜”可知作者的態度傾向性很明顯,認為鐵鍋比不銹鋼炒鍋好,A項錯誤。根據原文“不要用不銹鋼鍋長期盛放油、醬、醋等食品”可知,B項“不銹鋼炒鍋可以長期盛放油、醬、醋等食品”不符合文意。D項的錯誤則是將“不銹鋼鍋”偷換為“鐵鍋”,不符合文意。由文段中的表述“使用不當會釋放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能與含有堿性的茶生成有毒、有害的氧化物”可知,正確答案為C項。
2.答案: B
解析:
這是一道細節理解題。A項屬于無中生有,文中并沒有談到如何阻止謠言的方法。C項描述的是偷換了概念,應該是理性判斷與人們分不清真假似乎是矛盾的。D項屬于無中生有,沒有談及謠言產生的根源。而B項來源于文段的末尾,屬于同義替換,“往往”替換的是“常常”,故選B。
3.答案: D
解析:
由提問標志詞“主旨”可知本題為表面主旨題。
文段主要講的是加強領導干部學習的重要性。第一句為文段主旨句,即從黨的發展和領導干部個人發展兩個方面說明加強領導干部學習的重要意義。選項D表述正確,是對原文主旨的恰當概括。
A項錯誤,文段主要說的是“領導干部的學習”而不是“領導干部的思想建設”;B、C項是對原文的簡單復述,未能抓住材料重點,予以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D。
4.答案: A
解析:
據提問可知本題屬于表面主旨題。
第一句話是整個文段的主旨句,總說不善交談會引起誤會,再闡述具體情況,故正確答案為A。
B項“每個人都愿意與別人交談”文段未體現,排除。C項“交往的目的”文段中沒有提到,而且領會別人真實意思困難也并非都是因為交往目的和要求不同,排除。D項對比了表達自己意思和領會他人意思的難易程度,這一點文段中沒有提及,也排除。
5.答案: C
解析:
文段首先介紹了作者的主張,即萬事萬物皆關聯,隨后話鋒一轉,用轉折性關聯詞“不過”引出了荀子的主張,即一個整體需要分工,需要取長補短。可見,作者意在贊同荀子的主張。故本題選C。
點擊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