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提出對策題答題思路
在省考申論中,提出對策題目雖然單獨考察的次數并不是很多,但其背后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還是很頻繁的。這種能力會和其他題型綜合考察,比如提出對策+歸納概括:概括對策、經驗、建議;提出對策+綜合分析:綜合分析最后的總結部分常是對中間分析的內容提對策;提出對策+貫徹執行:貫徹執行部分的主體內容常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提出對策+申發論述:在作文中分論點論證中可以加一點對策,結尾部分可以通過提一些相對宏觀的對策進行總結升華。由此可見,這類題目還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浙江公務員考試網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這類題目的作答技巧吧。
一、審題審什么
常規的審題型、審對象、審范圍、審字數、審特殊要求。在此我們不詳細展開,重點去說兩個需要特別關注的點。
1、審身份。這類題目往往會給我們一個特定的場景和身份,讓我們去解決問題。審身份的目的就在于讓所提的對策更符合身份,保證所提的對策是可行的。
如果是一個普通民眾,我們可以向有關部門行使建議權,把對策以“建議有關部門XX去做”的形式呈現出來;如果是教育部門某工作人員,可提的建議是教育局可做的事情,比如制定相關教育的政策、設置合適的課程、加強學生的宣傳教育等;如果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那所提的對策就很廣泛了,除了政府部門監管、扶持之外,還可以聯合其他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或者督促企業或個人進行整改。因為政府職能部門除了有行政權力,還需要對社會發展制定規劃,可以去指導下級部門或社會組織。
2、審問數。在提出對策的題目中,問題要不要寫,是大家較為頭疼的事情,為此我們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方法。
1、題干或要求中明確說了要寫問題,比如出現“概括問題并提出對策”、“問題概括準確扼要”等情況,我們最后的呈現形式就是“問題簡要概括+對策”。
2、題干或要求未出現概括問題的要求,且題干中問題明確且單一,這種情況最后的呈現形式就是“針對XX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XXX”,需要把題干中問題抄一下,形成答題總分邏輯。
3、題干或要求未出現概括問題的要求,且題干中問題不夠清晰,或說“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時,最后的呈現是“概括問題+對策”。
注意,問題一定要簡單概括,詳細寫對策。
二、找對策的來源
1、直接對策:根據對策詞“要、必須、應該、務必、可以”等;一些政府文件或專家觀點可解決問題的,可以作為對策。
2、間接對策:原因問題、經驗教訓推對策。(如果是成績直接提煉普適性的做法作為對策;如果是教訓或問題,我們可以轉化表述把問題變為對策。)
3、自創對策:根據常識,常見的對策有“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相關的政策制度”、“加強有關XX知識的宣傳教育”、“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等。
三、加工
1、內容上:合并同類項
(1)同義法:相同意思
(2)同范圍法: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空間:國內、國外;原因:內因/外因,主客觀;五大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民生:教育、醫療、住房、社保、就業;層次:思想,技術,管理,制度,利益
(3)同主體法:政府、企業、學校、家庭、群眾、媒體
2、形式上:總分邏輯
若問題和對策一一對應,可呈現為三種形式:問題1+對策1;對策1解決了問題1;全部問題+全部對策。
若問題和對策并非一一對應,是一個問題需要幾個對策去解決或一個對策能解決幾個問題時,呈現形式推薦第三種:全部問題+全部對策。
四、答案的呈現
書寫清晰工整,分條書寫。如果要求字數多,可以把問題和對策分成兩段書寫。
可添加二維碼
微信公眾號 : zjgwyworg

(掃碼關注)
點擊分享此信息:
